禅宗公案集锦(八)

 

发布: 2015-08-17 20:42:07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本网转载   

 


 

85、变与不变

 


 

  摘要:世间一切诸法,形相是生灭变异的,法性就不会变异了。就如世界,是成、住、坏、空,人是生、老、病、死,心是生、住、异、灭。唯有诸法本性,即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

 

  岩头禅师在唐武宗毁灭佛法时,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到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应变。不久圣旨下来,强令僧尼还俗,有声望的高僧还要逮捕判刑,岩头禅师为了躲避苛政,他穿了俗装,戴了低沿帽子,悄悄躲进一个在家修行的师姑佛堂里。

 

  当时师姑正在斋堂吃饭,岩头大摇大摆地走进厨房,拿起碗筷也开始吃饭,这时一个道童看见他,立刻告诉师姑,师姑拿起棒子,作出准备打人的姿势,并且口中说道:“嗄!原来竟是岩头上座,怎么变形了?”

 

  岩头禅师不慌不忙,安然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

 

  后来,大彦禅师初次参见岩头禅师时,岩头正在门前拔草。大彦戴着斗笠大摇大摆走过来,直直地站在岩头的面前,并且用手敲敲斗笠举手说道:“你还记得我吗?”

 

  岩头抓起一把草,朝着大彦的脸上打过去说:“世间变化无常,不记得了。”

 

  大彦不肯让步说道:“世间无常,但法性永恒,怎可不认帐?”

 

  岩头禅师一听当场打了大彦三拳,于是大彦站好姿势才进僧堂,岩头禅师这时说道:“已经寒暄完了,根本没有再进僧堂的必要。”

 

  大彦立刻转身往回走,可是第二天早粥吃完时,他却又走进僧堂,刚进门,岩头禅师立刻从法座上跳下来,一把抓住大彦的衣襟道:

 

  “你快说,你快说,不变的前帐在哪里?”

 

  大彦禅师也一把抓住岩头禅师,说道:“师姑家里,形可变,性不可变!”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

 

  世间一切诸法,形相是生灭变异的,法性就不会变异了。就如世界,是成、住、坏、空,人是生、老、病、死,心是生、住、异、灭。唯有诸法本性,即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

 

  岩头禅师在暴政没有信仰自由之下,换着俗装,如他所说,形相可变,心性不变。吾人如能体悟到自己不变的真心,如黄金尽可变形为耳环、戒指、手镯,而其黄金本性不变,人在生死五趣中流转,其本性实亦未变。

 


 

86、艰难一忘

 


 

  摘要:在禅门古德中,赵州是一位非常风趣的人物,他不为打一只老鼠发射他的弓箭,他自语做阿弥陀佛的老师,你请他说法他在诵经,你在诵经他在禅思。他不是与人随便唱反调,禅者要超越对待,而且要做到一个“忘”字。.

 

  赵州禅师问沩山灵佑道:“什么是历代禅宗祖师的意图?”

 

  沩山禅师叫侍者道:“快把椅子拿来!”

 

  赵州禅师说:“自从我成为一寺之主以来,还没有见过一位真正的禅者。”

 

  此时,正有一位学僧在旁,问道:“假如碰见真正禅者,你将要怎样?”

 

  赵州禅师说道:“一把有一千钧力量的弓箭,不会为打一只水沟里的老鼠而发射。”

 

  学僧再问:“什么人是诸佛的师父呢?”

 

  赵州禅师道:“南无阿弥陀佛。”

 

  学僧问:“南无阿弥陀佛是谁呢?”

 

  赵州禅师道:“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的弟子。”

 

  学僧把这话问长庆禅师说道:“赵州禅师说南无阿弥陀佛是他的弟子,究竟是引导对方的话呢?还是放弃对方的话呢?”

 

  长庆禅师说:“假如向两头探索,就不明白赵州的真义。”

 

  学僧道:“赵州的真义是什么呢?”

 

  长庆禅师终于弹出一指。学僧不明其义,继续随赵州参问。

 

  有一次,赵王请赵州禅师说法,赵州登上说法宝座,开始诵经。学僧在旁问道:“人家是请老师说法,不知老师为什么诵经?”

 

  赵州禅师道:“难道佛门弟子不可以诵经吗?”

 

  又有一次,大家在诵经,赵州禅师忽然端坐不动。

 

  学僧:“为什么老师不诵经?”

 

  赵州:“幸亏你对我说‘诵经’,否则老僧几乎都忘掉了。”

 

  在禅门古德中,赵州是一位非常风趣的人物,他不为打一只老鼠发射他的弓箭,他自语做阿弥陀佛的老师,你请他说法他在诵经,你在诵经他在禅思。他不是与人随便唱反调,禅者要超越对待,而且要做到一个“忘”字,忘你、忘我、忘情、忘境、忘是、忘非、忘有、忘无,“自古艰难在一忘”,诚信然也。

 


 

87、自己住处

 


 

  摘要:所谓“来时自有去处,动中自有静趣。”驴子踢了一脚,不过多一次提起。

 

  赵州禅师一生疏散不羁,过着随遇而安、随缘、随喜、随众的生活,从来都是处处无家处处家,而他一生云水,到八十多岁都在外面行脚,有诗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有一天,他行脚到云居禅师处,云居禅师问道:“你年纪这么大了,仍到处奔跑,为什么还不找个长居安身的住处?”

 

  赵州禅师听后,像什么都不懂似地问道:“怎么样才是我长居安身的住处呢?”

 

  云居禅师道:“山前有一处荒废了的古寺基地,你可以把它修复好居住。”

 

  赵州不以为然,反问道:“老和尚为什么不自己去住呢?”

 

  又有一次,赵州禅师到茱萸禅师处,茱萸禅师道:

 

  “你年纪这么大了,仍然到处云游行脚,为什么不找个地方住下来安心修行呢?”

 

  赵州禅师感慨地说道:“你说什么地方可以给我住下来安心修行呢?”

 

  茱萸禅师不以为然地反问道:“你不必问人,总之,你年纪这么大了,连自己的住处都不知道,像你这样说话可以吗?”

 

  赵州禅师闻言,不禁肃然起敬地回答:“我三十年纵马驰骋山水,随缘生活,想不到今天才被驴子踢了一脚。”

 

  赵州禅师行脚,是因当初有僧问他:“将来劫火焚烧的时候,四大五蕴的身体还坏也不坏?”赵州答说:“会坏。”僧再问:“既然身体会坏,那就随他去了。”赵州答:“随他去!”对赵州的回答,其僧甚疑,赵州也犹豫起来,所以就遍历山川,到处行脚,访师决疑,所谓“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赵州年八十岁,仍行径百邑,以求抉择去疑痛快而已。其实赵州行脚,早就找到长久住处,所谓“来时自有去处,动中自有静趣。”驴子踢了一脚,不过多一次提起。

 


 

88、多少重

 


 

  摘要: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门宗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曰:“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道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门宗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89、无上法宝

 


 

  摘要:什么才是真正的宝物?世界上的宝物金银、真珠等七宝,出世间的宝物就是佛、法、僧三宝了。佛、法、僧又称自性三宝,此即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遇到般若多罗,为祖师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达摩未出家以前,就具有超人的才智、脱俗的善根,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指着一堆珠宝对达摩三兄弟问道:“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没有!这些珠宝乃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这些宝物了。”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唯有老三菩提多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道:“我不认为两位哥哥的话说得对,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两位兄长齐声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你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因为这些珠宝它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假以人们的智能去分辨,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而佛陀说的佛法真理,那是法宝,法宝是由人们的般若所发挥出来的智能,这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在各种宝物中,真正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真理的法宝。”

 

  达摩才智超脱,其见解并不为传统所约束,以此优越的因缘,在出家以后,继承般若多罗的衣钵,成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在我国梁武帝当朝时候,东来我国,在少室峰面壁九年,亦即我国所谓东土初祖。

 

  什么才是真正的宝物?世界上的宝物金银、真珠等七宝,出世间的宝物就是佛、法、僧三宝了。佛、法、僧又称自性三宝,此即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菩提达摩以年少的才智即有此认识,终能继承祖位,而且东来传授佛法,一花五叶,分灯无尽,所谓一念慧解,光照无尽,亦即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90、承受信物

 


 

  摘要:语言文字虽系工具,不是目标,如渡船过河,河尚未渡,何能舍船?但若到达彼岸,即应舍船而去。沩山灵佑站在教育立场上苦口婆心,仰山禅师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讲话,虽是所论不一,实则理性一也。

 

  有一天,沩山灵佑禅师告诉他的弟子仰山禅师道:“有一位俗家信徒拿了三匹白绢来,要我为他敲钟祈福,并且希望世人和平、安乐。”

 

  仰山禅师听老师说后,故意问道:“既然信徒对佛法这么诚心,并且又这么希望祈福,老师您收了他的白绢,请问将何物酬谢回报他呢?”

 

  灵佑禅师即刻以柱杖敲床三下,说道:“我将这个酬他!”

 

  仰山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若是这个,用作什么?”

 

  灵佑禅师再敲三下,说道:“你嫌这个还不够吗?”

 

  仰山禅师解释道:“我不是嫌‘这个’,‘这个’是大家的,我只是以为老师不应以大家的东西酬谢他。”

 

  灵佑禅师道:“你既然知道这是大家的,为什么要我另外找东西给他人呢?你说,除‘这个’外,另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酬谢他呢?”

 

  仰山禅师仍不以为然地说道:“自己已备,何劳他人?”

 

  灵佑禅师道:“自己虽然已备,但无他人,何缘得识?你忘了当初达摩大师东来我国,不也是如此将‘这个’予人吗?你们每一位禅者都是承受他信物的人!”

 

  “这个”,是指什么?禅师说的这个,即指吾人的本来面目,既是本来面目,何劳他人赐给?但话虽如此,若无师承,何能得识本来面目?如禅门不着语言文字,所谓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但若舍语言文字,又何能直指本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此一句“当作如是求”,实是着力之处。

 

  语言文字虽系工具,不是目标,如渡船过河,河尚未渡,何能舍船?但若到达彼岸,即应舍船而去。沩山灵佑站在教育立场上苦口婆心,仰山禅师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讲话,虽是所论不一,实则理性一也。

 


 

91、不变应万变

 


 

  摘要: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座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怎能胜他们呢?”

 

  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92、德山禅师轶事

 


 

  摘要:“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是指去回无定,不执着于一切的心境。 “雇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是指真正的愚者不求报酬为他人谋利益的“佛之上”的高尚境界。

 

  德山宣鉴禅师,俗姓周,唐朝四川人。少年出家,用心钻研佛经,尤其通《金刚经》,研习很深。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兴起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中很是愤慨,为 了南下找禅僧辩论,他离开了故乡蜀国,赶到澧州。

 

  途中,他向茶店里的老婆婆买点心吃。

 

  老婆婆问他:“和尚背的什么书啊?”

 

  德山答:“是《青龙疏钞》。”(这是唐代青龙寺和尚奉唐玄宗诏令为《金刚经》作的疏)

 

  老婆婆问:“它是讲什么的?”

 

  德山说:“是讲解《金刚经》的。”

 

  老婆婆又说: “那我问你个问题,你要是答得出,我就给你点心;你要是答不出,就请走开。 《金刚经》里面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文字,和尚你要点心,请问你要点哪个心呐?”

 

  德山给老婆婆这一问,直落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点心,本是口头词语,指用来充饥的糕饼等零食。老婆婆却巧用汉语一字多义的特点,把“点心”的“心”说成是大乘空宗所宣扬的抽象本体:真心,也就是清净心或佛心、佛性。

 

  于是德山想,一个茶店的老婆婆都能问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听,老婆婆告诉他五里之外有龙潭寺,住持就是龙潭崇信禅师。

 

  德山便按老婆婆指点去参学龙潭和尚。

 

  那天到了龙潭禅院,德山刚到就问:“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

 

  龙潭和尚从屏风后走出来告诉德山:“你已经到了龙潭了。”

 

  德山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

 

  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龙潭说: “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

 

  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 “外面黑”。

 

  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

 

  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

 

  德山顿时豁然开悟:明亮或黑暗,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暂时现象,一旦条件消失,明和暗也就不复存在,而人的清净本心不会被外在的明或暗迷惑困扰。外面黑,正是当时德山的心境,即正坐在百尺竿头,如果机缘成熟了,就会打破这种三昧,获得自觉,这时人才会悟道。

 

  德山从此悟出了“明心见性”的南宗妙趣,不再拘泥于佛经。

 

  德山和尚在龙潭禅院大悟之后,起脚赶往沩山禅院参学。

 

  当他一身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法堂上,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四下环顾,说一句:“没人是我的对手,没人。”便走出法堂。

 

  德山来到禅院门口,转念一想,不可过于无礼,于是重整僧家威仪,与沩山住持相见。

 

  德山来到沩山跟前,摆下坐具,认真礼拜,恭敬的叫一声:“老师。”

 

  沩山悠然举拂以示。

 

  德山当即大喝一声,拂袖而去。

 

  德山离开法堂,迈开大步走出了山门。

 

  沩山当晚亲问首座:“今天来的云水僧住在哪里?”

 

  首座回答:“那僧当即就离去了。”

 

  沩山仰天道:“那个僧人今后将在孤峰顶上结草庵,干出呵佛骂祖的事!”孤峰顶即指平等如一,真空无相的悟境。

 

  后来事情果然如同沩山所说,德山经常同弟子们说达摩是老臊胡,文殊、普贤是挑粪汉等等。

 

  一次,德山对弟子们说: “问即有过,不问犹乖。”一个弟子听了,就出来礼拜。德山举起棍子就打了过去。

 

  弟子说:“我才开始礼拜,老师为什么打我?”

 

  德山说:“等你开口再打,就迟了。”并告诉众弟子说:“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无论说得好、问得妙的人还是说得坏、问得笨的人都要挨一顿打。为什么?因为德山说过:“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无法精确地表达真理和智慧,真理和智慧总是不断地突破、完善自身,一旦用言语表述,就会落人语词的窠臼,受到限制和束缚。

 

  到了晚年后,有一天,寺内的斋饭因事耽搁了一阵,弄晚了。德山和尚手捧着饭钵,走到斋堂里面。

 

  典座雪峰见状揶揄道:“这老汉,鼎钟未鸣,寺鼓未敲,他捧着饭钵要到哪里去?”

 

  老德山让弟子抢白了一顿,可他不言不语,象无事似的回到了方丈寮。

 

  这一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有人敬仰德山虚怀若谷的境界,着语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另有些人还嫌程度不够添写道:“雇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是指去回无定,不执着于一切的心境。 “雇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是指真正的愚者不求报酬为他人谋利益的“佛之上”的高尚境界。

 


 

93、瞧着一家子

 


 

  摘要:略。

 

  庞蕴居士未习禅之前,之所以名满湖湘,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名士风范,另一方面因了他的乐善好施。

 

  老父给庞蕴遗留下万贯家资,他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找上门问他求助,他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天长日久,穷亲友们摸清了他的性情,就有心窍灵活者动起了贪念,隔三间五寻找各种借口上门来,或讨几贯现钱,或要几斗米粮。

 

  咳,反正他家有的是钱财,也不在乎这仨瓜俩枣的。再说,你不要白不要,你不要他人也会要,与其让别人要去了,不如自己先弄到手……

 

  —位住在乡下的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就是这样—个人。这天,他又来了,又说揭不开锅了。庞蕴说,你一趟又一趟的跑来跑去不容易,这次就多弄—些粮食回去。他说太多了背不动。庞蕴就让管家借给了他一头驴,帮着驮回去。

 

  也许是贪心不足,装的粮食太多了,压得驴子迈不动脚步,出城不过十里,这驴死活不走了。远亲只好暂时卸下驮垛,让驴休息片刻。他将驴拴在树上,自己也在树荫下闭目养神。恍惚间,不知是做梦或是幻觉,那头驴忽然变成了他一个死去几年的老表叔。表叔对他说,自己活着的时候与他现在一样,经常以各种借口到庞蕴父亲那里沾光蹭油。于是,他死后就转成了庞家的一头驴来回报人家……驴子变成的表叔还告诉他,说自己生前借过他一双草鞋未还,所以帮他驮粮十里。

 

  远亲惊出—身冷汗,急忙将粮食送回了庞府,并说以后再也不来揩油了。远亲走后,庞蕴一家也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并且由此萌生了出尘之志。第二天,庞蕴一家将金银财宝、巨万家产尽数抛入了湘江。他自己上衡山,向石头大师求道问禅,儿子耕种几亩薄田,女儿编织笊篱,以养生计。

 

  庞蕴一生没有落发出家,他在离家禅修之前便已经发愿,悟道后要回来先度脱自己的家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马祖道一会下历练了两年之后,就回到了衡阳家中,向妻子儿女传授禅旨。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庞居士这首偈子,便是他们—家虔诚向佛,一心修禅的真实写照。庞蕴是—位道眼高明的大宗师,在他的锤钳锻炼、敲打之下,家人抽钉拔楔,除粘去缚,一日千里,禅功大进。

 

  一日,老夫妻俩在室内讨论禅悟之事,庞蕴说:“难、难、难,难得就像将十担芝麻油往树上摊。”

 

  庞婆说:“易、易、易,连花草树木都能表现出祖师的禅意。”

 

  正在屋檐下编笊篱的女儿灵照笑道:“你们两位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说出这种小孩子的话来呢?”

 

  父母问她是怎样看待禅修之事的?灵照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庞蕴抚掌大笑,说女儿甚得慧海师兄的禅旨心印。

 

  一日,庞蕴与庞婆、儿子一同耕田去了,只留下灵照看家做饭。天近中午,她正在门口水井边洗菜,一位草鞋锡杖的云游僧风尘仆仆走了过来。灵照不用问也知道,来的是老父最亲密无间的禅友、以石破天惊的禅风名震九州岛的大宗师丹霞天然。老父经常说起他,所以他的形象早已浇铸在了灵照的脑海里。

 

  丹霞天然问她:“庞居士在家吗?”

 

  灵照放下菜篮,收手站立,好不容易见到了活的丹霞禅师,怎能不与他法战一番?所以,灵照不吭声,与他斗上了禅机。

 

  丹霞天然当然不知她是何方神圣,就又问道:“居士在吗?”

 

  灵照提起菜篮走回家门。丹霞也只好离开了。不一会儿,庞蕴他们从田中回来,灵照眉飞色舞地将刚才的事儿叙述了一遍。庞蕴问:“丹霞大师呢?”

 

  灵照颇为得意地说:“早走了。他未能领悟我的禅机,不走干啥? ”

 

  庞蕴苦苦一笑,叹口气,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红土涂在牛身上。”

 

  灵照一怔,不解地望着老爹。哥哥说:“这还不好理解?老爹一则是说你班门弄斧,自己犯锋伤手;二来骂你故作玄虚,多此一举。”

 

  可不是吗,牛本来就是红色的,身上还沾满了泥土,你再往它身上涂多少红土也显不出来。岂不是多此一举!

 

  第二天,丹霞天然大师又来了。在门口与一直在等他的庞蕴相遇了。丹霞明明眼看着庞蕴,嘴里说的仍是那句话:“居士在吗?”

 

  庞蕴的回答是:“饥不择食。”

 

  丹霞又问:“庞公在吗?”

 

  “苍天,苍天。”庞蕴边喊边走回家门。

 

  “苍天,苍天。”丹霞边说边走了。

 

  这就是两位大宗师的相见。丹霞天然千里迢迢而来,两个知心朋友就说这两句,便别离而去。

 

  灵照将这一幕看得真真切切,此时,她才知禅海之波澜壮阔。

 

  唐朝元和年间,庞蕴计划到襄、汉一带的丛林寺院去游历一番。当然,他的主要目标是离襄阳不远的邓州丹霞山,因为天然老友在那里弘传禅法。多年不见了,都已经年过古稀,再不聚一聚,恐怕就见不到了。

 

  灵照非要跟随老爹北上不可。庞蕴说:“你跟着我干什么?”

 

  “挣钱养活爹呀!”灵照说,“你又不是出家人,不能随地化缘,没有我给你编笊篱卖钱,你吃什么呀?”

 

  “也好,”儿子说:“我在家种地奉养老母,妹妹在外面照顾老爹。”

 

  庞蕴就和女儿北游襄、汉,随处而居。—天,他俩在襄阳城一个热闹的街道,听说有法师讲《金刚经》,就随缘去听。当法师讲到经中“无我无人”之处时,庞蕴发问:“法师,既然无我无人,那么,是谁在讲?又是谁在听呢?”

 

  法师无言以对。

 

  庞蕴说:“我虽然是个俗人,却粗略知道这其中的意趣。”

 

  法师十分谦虚,连忙向他请教:“请居士明示。”

 

  庞蕴口诵一偈:“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受用,总是假名陈。”

 

  法师听后很是佩服,从此不再空口讲经,而是实实在在修行求悟。

 

  庞蕴父女所到之处,与诸方禅师问答酬唱,机辩敏捷,深得丛林大德们的青睐。襄州州长于 经常向他求教。当他看到庞蕴父女生活极其贫寒,多次要接他俩到州衙去住,都被庞蕴婉言谢绝了。

 

  —日,庞蕴与灵照到集市上卖笊篱,下桥时,地湿路滑,庞蕴不小心摔了—跤。灵照见状,连忙跑到父亲身边,故意卧倒在地上。

 

  庞蕴哭笑不得,问:“你这是干什么?”

 

  灵照说:“看见老爹摔倒住地上,我特地过来搀扶。”

 

  闻听此言,庞蕴也不往起爬了,就这么四脚朝天躺在地上,手舞足蹈,大笑不止。

 

  瞧这父女俩,真够疯狂的。

 

  庞蕴曾经问灵照:“古人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你怎么理解?”

 

  禅,在明心见性的祖师看来,并不神秘,青青翠竹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草木的枯荣生长,都明明白白演示着禅的要旨。

 

  灵照是怎样回答老爹的呢?她说:“不管怎么说,你也若大年纪啦,却说出这样的话来!”

 

  庞蕴道:“你怎样说呢?”

 

  灵照一本正经地板着面孔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庞蕴会心地笑了。

 

  庞蕴行将谢世。他在蒲团上坐了下来,对女儿说:“你去看着太阳,到正午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灵照知道爹爹要在正午时刻去世,就到屋外观察太阳去了。——会儿,她走进室内,急匆匆对庞蕴说:“老爹,日头已经到正午了。不过,巧得很,天狗正在吞日头呢。”

 

  “哦,有这种事?”

 

  “不信你去看看。”

 

  庞蕴出屋观看。太阳在天空好好的,哪里有什么日蚀呢!回转室内,灵照早巳盘坐在他的座位上,双手合十,坐化了。

 

  庞蕴一笑道:“我女儿的机锋真是迅捷呀!”

 

  于是,为了安葬女儿,他推迟七日逝世。

 

  第七天,襄州州长于顿来看他。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他请州长坐在床边,自己枕在他的膝盖上,继续说:“存留世间,自加小心,一切都和影子与回声一样,是空幻的。”

 

  于顿听他有告别之意,低头观看之时,庞蕴早已撒手归西。

 

  遵照他的遗愿,遗体火化之后,把骨灰撒入江河之中。

 

  庞蕴与灵照相继圆寂的消息传回衡阳。庞婆闻讯,赶紧到田中告诉正在锄地的儿子。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一声不吭,用锄头拄着下巴,立地而逝!

 

  庞婆见此光景,一跺脚,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94、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摘要:略。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华氏国人也。姓瞿昙氏,父宝身。既得法于胁尊者,寻诣波罗奈国,有马鸣大士迎而作礼。

 

  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

 

  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

 

  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

 

  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

 

  曰:“此是锯义。”

 

  祖曰:“彼是木义。”

 

  祖问:“锯义者何?”

 

  曰:“与师平出。”

 

  马鸣却问:“木义者何?”

 

  祖曰:“汝被我解。”

 

  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祖谓众曰:“此大士者,昔为毗舍利国王。其国,有一类人如马裸露,王运神力分身为蚕,彼乃得衣。王后复生中印度,马人感恋悲鸣,因号马鸣焉。

 

  如来记云:吾灭度后六百年,当有贤者马鸣于波罗奈国,摧伏异道,度人无量,继吾传化。”今正是时。”即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付于汝。”即说偈曰:“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尊者付法已,即现神变,湛然圆寂。众兴宝塔,以閟全身。即安王十九年戊戌岁也。

 


 

95、九祖伏驮蜜尊者

 


 

  摘要:略。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毗舍罗。既受八祖付嘱,后至中印度行化。

 

  时有长者香盖,携一子而来,瞻礼祖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号难生。尝会一仙者,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

 

  祖即与落发授戒,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利三七粒现前,自此精进忘疲。既而祖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付于汝。汝护念之。”乃说偈曰: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

 

  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祖付法已,即入尽三昧而般涅盘。众以香油旃檀阇维,收舍利,建塔于那烂陀寺。即敬王三十三年甲寅岁也。

 


 

96、多捡一些

 


 

  摘要: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是什么。

 

  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盘陀伽,非常愚笨,佛陀教他一首偈颂,会念前句就忘了后句,会念后句就忘了前句,不得已,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叫他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的尘垢脏时,要用扫把去扫,心内污秽时要怎样清扫呢?

 

  这样,周利盘陀伽就聪明开智能了。

 

  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