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集锦(十)

 

发布: 2015-08-25 18:24:37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本网转载   

 


 

109、十四祖龙树尊者

 


 

摘要: 略。

 


 

  十四祖龙树尊者,西天竺国人也,亦名龙胜。始于摩罗尊者得法,后至南印度。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睹之?”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复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

 

  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众闻偈,顿悟无生,咸愿出家,以求解脱。祖即为剃发,命诸圣授具。其国先有外道五千余众,作大幻术,众皆宗仰。祖悉为化之,令归三宝。复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垂之于世。后告上首弟子迦那提婆曰:“如来大法眼藏今当付汝。听吾偈言: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付法讫,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复就本座,凝然禅寂。迦那提婆与诸四众,共建宝塔以葬焉。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己丑岁也。

 


 

110、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摘要:略。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于马鸣尊者得法,领徒至西印度。彼有太子,名云自在。仰尊者名,请于宫中供养。

 

  祖曰:“如来有教,沙门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

 

  太子曰:“今我国城之北,有大山焉。山有一石窟,可禅寂于此否?”

 

  祖曰:“诺。”

 

  即入彼山。行数里,逢一大蟒,祖直前不顾,盘绕祖身,祖因与授三皈依,蟒听讫而去。

 

  祖将至石窟,复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

 

  祖曰:“汝何所止?”

 

  答曰:“我昔尝为比丘,多乐寂静,有初学比丘数来请益,而我烦于应答,起嗔恨想,命终堕为蟒身,住是窟中,今已千载。适遇尊者,获闻戒法,故来谢尔。”

 

  祖问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

 

  曰:“北去十里,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龙众说法,我亦听受耳。”

 

  祖遂与徒众诣彼,龙树出迎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

 

  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

 

  龙树默念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继真乘否?”

 

  祖曰:“汝虽心语,我已意知。但办出家,何虑吾之不圣?”

 

  龙树闻已,悔谢。

 

  祖即与度脱,及五百龙众俱授具戒。复告之曰:“今以如来大法眼藏,付嘱于汝。谛听偈言: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付法已,即现神变,化火焚身。龙树收五色舍利,建塔焉。即赧王四十六年壬辰岁也。

 


 

111、隐居地方

 


 

摘要: 略

 


 

  无德禅师一向在行脚,一天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究竟哪里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道:“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道:“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如何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地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更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

 

  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行脚云水,有的陆沉隐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惟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缘的传灯之人。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无德禅师所说:“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藏的时候隐藏。”

 


 

112、比大

 


 

摘要:谁大?禅者的口气都很大,所谓“心如虚空,量周沙界。”这不愧就是禅者的境界了。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的海印寺(因收藏藏经木刻版全部),拥有土地四千余甲。这两寺的禅者,在行脚的途中认识,他们就结伴同行。途中,坐在一棵树下,谈起自己的常住(寺院),便互相比较起自己常住的大。

 

  通度寺的禅者先开口说:“我们通度寺之大及住众之多可能在全国第一。”

 

  海印寺的禅者不信似地问道:“何以见得?”

 

  通度寺的禅者解释道:“我每次当行堂(供应饭菜),必得坐船去舀汤呢!”

 

  海印寺的禅者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们海印寺才大呢!可以说,在韩国的寺院丛林,没有一个比得上海印寺!”

 

  通度寺的禅者也不信,用怀疑的口气问道:“何以见得呢?”

 

  海印寺的禅师想了一下,说道:“我们在海印寺上厕所大解时,要等三分钟后才能听到粪便掉到粪池的声音。”

 

  这时想不到另外一棵树下坐着代表僧宝的松广寺(历代以来,此寺被各王朝加封过的有十六位国师)的一位禅者,很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松广寺才大啦!我们常住的禅者个个拥有了虚空,你们能走得出虚空吗?”

 

  谁大?禅者的口气都很大,所谓“心如虚空,量周沙界。”这不愧就是禅者的境界了。

 


 

113、锄草斩蛇

 


 

摘要: 略

 


 

  有一位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内刚好钻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

 

  学僧很不以为然地说道:许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地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114、地狱

 


 

摘要: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禅是什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桩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其它还有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无禅是地狱,有 …...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师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准带进山门。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攀缘俗事。无德禅师不得已,说了下面一段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神识来到一个地方,当他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东西任你吃。你喜欢睡吗?这里睡多久也没有人打扰。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由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没有事可做,更没有人管你。”

 

  于是此人高高兴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来下来,他渐渐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于是跑去见司阍。并求道:“这种日子过久了,并不见得好,因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

 

  司阍:“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向司阍道:“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再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它使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渐渐腐化,这种心灵的煎熬,要比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更来得叫人受不了啊!”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禅是什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桩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其它还有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无禅是地狱,有禅才是天堂极乐。

 


 

115、上座何在?

 


 

摘要:禅师对一些人事悟境一向以不说破为主,但禅师们老婆心切,接待学人又以慈悲为重,遮遮掩掩,就要靠会意了。

 


 

  黄檗禅师叫临济禅师送信给同门沩山灵佑禅师。

 

  沩山禅师叫仰山禅师负责接待临济,仰山拿到信后,问道:“这封信,既是黄檗上人的,请问哪里一封是上座的呢?”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就说道:“我的已经交给你了。”

 

  于是他们二人就一同去见沩山灵佑禅师,沩山问临济道:“黄檗禅师那里有多少僧徒?”

 

  临济禅师道:“有七百人。”

 

  沩山禅师再问道:“由什么人担任上座?”

 

  临济禅师道:“刚才我已经请仰山师兄把信给你了。”

 

  仰山禅师把信拿出来,说道:“信是在这里,上座不知在哪里里?”

 

  临济禅师反问沩山禅师道:“请问这里有多少僧徒呢?”

 

  沩山禅师说:“有一千五百人。”

 

  临济禅师道:“人可真多啊!”

 

  沩山禅师说:“你老师黄檗那里也不少。”

 

  临济禅师道:“既然人多,请老师还给我们一个上座!”

 

  沩山禅师不答,只嘱仰山送临济一程。

 

  仰山禅师在路上对临济禅师说道:“你去北方吧!那里可以找到上座。”

 

  临济禅师拍手说道:“会有这种事吗?”

 

  仰山禅师毫不犹豫地肯定道:“你尽管去吧!是上座的自然认识上座,只是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临济禅师来到镇州以后,普化禅师确已经先在那里,当临济禅师要建僧堂时,就请普化禅师为上座从旁协助。就在临济禅师的教化正盛行时,普化禅师就自行入灭了。

 

  禅师对一些人事悟境一向以不说破为主,但禅师们老婆心切,接待学人又以慈悲为重,遮遮掩掩,就要靠会意了。

 


 

116、方便示教

 


 

摘要:佛法无来无去,横遍十方,普被三界。仰山禅师如此方便示教,学僧又怎能不悟呢?

 


 

  广州的仰山慧寂禅师,在福州的沩山灵佑禅师那里悟道,一住十五年,受其心印,三十五岁领众弘法,有小释迦之誉。一日,有一学僧从他面前走过,他问学僧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此参学的?”

 

  学僧回答道:“南方。”

 

  仰山禅师举起柱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

 

  学僧老实回答:“不说!”

 

  仰山禅师又把柱杖一挥,问道:“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

 

  学僧仍是摇摇头道:“不说!”

 

  仰山禅师就摆摆手杖,对恭谨站立的学僧慈悲地喊了一声道:“大德!”

 

  学僧立刻合掌道:“诺!”

 

  仰山禅师指示道:“参堂去!”

 

  学僧告辞,正举步要入禅堂,仰山又在后面叫道:“大德!”

 

  学僧回头,仰山禅师命令道:“到我前面来!”

 

  待学僧走近仰山禅师面前时,仰山以柱杖在头上点一下,又指示道:“去!”

 

  学僧终于言下大悟。

 

  仰山禅师的教学法,实在说内中含有无比的方便,难怪受教者能于言下大悟。先是叫你停,告诉你没有南北东西的分别,没有这边那边的差异;然后叫你参堂去,告诉你处处有道,处处是禅;再然后叫你到自己的面前来,已经很明白地说出:道,就在眼前当下,等到你向前,又叫你去,这是说明佛法无来无去,横遍十方,普被三界。仰山禅师如此方便示教,学僧又怎能不悟呢?

 


 

117、乞丐与禅

 


 

摘要:一位真正禅者的眼中,天堂净土在哪里里?卑贱工作里有天堂净土,爱人利物里有天堂净土,化他转境里有天堂净土,原来天堂净土是在禅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住持的这一座禅院,由于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三年后,他的一位门人发现他在京都的一座桥下,与一群乞丐生活在一起,这位门人立即恳求挑水禅师给他开示。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告诉他:“你没有资格接受我的指导。”

 

  门徒问道:“要怎样才能有资格呢?”

 

  挑水禅师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桥下过上三、五天的时间,我也许可以教你。”

 

  于是,这位门人弟子扮成乞丐模样,与挑水禅师共度了一天乞丐的生活。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个人,挑水禅师于午夜时分伙同这位学僧将尸体搬到山边埋了,事成之后,仍然回到桥下他们的寄身之处。

 

  挑水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他这位学僧却始终未能入眠。天明之后,挑水禅师对门人说道:“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伴还剩一些食物在那儿。”然而这位门人看到那肮脏的碗盘,却是一口也吞咽不下去。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说道:“我曾说过你无法跟我学习,这里的天堂你无法享受,你还是回到你的人间吧!请不要把我的住处告诉别人,因为天堂净土的人,不希望有别人打扰!”

 

  门人哭着跪下来,诉说道:“老师!您珍重吧!弟子确实没有资格跟您学习,因为您的天堂,弟子无法领会!”

 

  一位真正禅者的眼中,天堂净土在哪里里?卑贱工作里有天堂净土,爱人利物里有天堂净土,化他转境里有天堂净土,原来天堂净土是在禅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118、谁是禅师

 


 

摘要:禅者的生活作息,都另有一番境界。他们的机锋崄峻,言行虽然朴素单调,但妙味无穷;他们的警策虽然严厉,但风度亲切,达观超凡。“谁是禅师?”其实,这就是禅师了。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僧从某地来,想见禅师问禅。

 

  佛光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谁是禅师?”

 

  有时,佛光禅师在吃饭时,侍者问:“禅师!你吃饭吃饱了吗?”

 

  禅师也像茫然地问道:“谁在吃饭?”

 

  一次,佛光禅师下田锄草,从早到晚,都没有休息一下,寺里大众见到他都慰问说:“禅师!你辛苦了!”

 

  佛光禅师礼貌地答道:“谁在辛苦?”

 

  “谁在辛苦?”“谁在吃饭?”“谁在经行?”“谁在说话?”佛光禅师经常忘了自己这样回答别人,也反问别人。

 

  不少的禅者学人,因佛光禅师的话而寻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世间上的人,有时肯定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拥有,反而失去真正的自己;有时候什么都不认同、不肯定,又迷失了自己,像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立场。如果一旦有了禅,虽然否定了一切,其实拥有了一切;虽然肯定了一切,其实解脱了一切。

 

  所以,禅者的语默动静,都另有一番深意;禅者的生活作息,都另有一番境界。他们的机锋崄峻,言行虽然朴素单调,但妙味无穷;他们的警策虽然严厉,但风度亲切,达观超凡。“谁是禅师?”其实,这就是禅师了。

 


 

119、做女婿

 


 

摘要: 有禅的人,就能这样方便解决问题。 ...

 


 

  一休禅师,在谈笑间有旋转乾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位信徒来向他说道:

 

  “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请超度我吧!”

 

  “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寻短见呢?”

 

  “师父啊!我自从经商失败后,现在债台高筑,被债主们逼得无路可走,只有一死了之!”

 

  一休禅师道:“难道除死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想?”

 

  信徒痛苦地说:“没有!我除了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以外,已经山穷水尽别无所有了!”

 

  一休禅师灵光一闪,说道:“哦!我有办法了,你可以把女儿嫁人,找个乘龙快婿,帮你还债呀!”

 

  信徒仍然失望而着急地说:“师父!我的女儿是八岁的幼童,怎能嫁人呢?”

 

  一休禅师道:“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

 

  信徒大惊失色道:“这……这简直是开玩笑!您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禅师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要帮助你解决问题啊!好啦,好啦!不要再说了,你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里做女婿,快去,快去!”

 

  这位商人弟子素来十分虔信一休禅师的智能,回家后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家里来做他的女婿,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立刻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一天,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泻不通,一休禅师抵达后,吩咐在门前摆一张桌子,上置文房四宝,一休禅师写起书法来了,大家看一休禅师的字写得好,争相欣赏、购买,反而忘了今天到底来做什么的。结果,买书画的钱积了几箩筐。

 

  禅师问信徒说:“这些钱够还债了吗?”

 

  信徒欢喜得连连叩首:“够了!够了!师父你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变出这么多钱!”

 

  一休禅师长袖一挥说:“好啦!问题解决了,我女婿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再见!”

 

  有禅的人,就能这样方便解决问题。

 


 

120、废纸一堆

 


 

摘要: 略

 


 

  在白隐禅师门下有位弟子,自认已经开悟,既不拜佛,也不焚香,甚至经常撕碎《大般若经》来作草纸,并且常说:“我就是佛,经文是记载佛的说法,既然现在有佛在此,这些经文,全是废纸一堆,拿来当草纸用,有何不可!”

 

  白隐禅师知道这件事,就对他说:“听说你已经成佛了,可喜可贺!但是,佛的屁股是何等尊贵,用这种废纸当草纸,不是太不相称了吗?以后你还是用清洁的白纸吧!”

 

  有些禅者,以为奇奇怪怪的状况就是悟道,“喝佛骂祖”,不能随便的。反常,要有反常的实力;矛盾,要有矛盾的统一。铁链可以锁人,金链同样可以锁人。把佛经当作废纸,这是通达三藏,彻悟宇宙真理以后才可以说的,否则,白纸要爱惜,废纸也要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