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八)

 

发布: 2018-10-09 20:27:41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一品法会因由分)(译文: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开始打坐。)

     


     

      我们读《金刚经》这段文字,感觉到释迦牟尼佛生活非常平实,跟我们凡夫一样需要吃饭,根据印度佛教风俗,他也穿着戒衣去行乞,他吃完饭回来,把衣、钵弄整齐,然后洗脚,结跏趺坐。佛教常常讲「平常心是道」,在平常生活当中体现一种智慧。释迦牟尼佛一念心,如如不动,如如而坐,一切不离道,这就是平常心的体现。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何为道?」南泉禅师说:「平常心是道。」什么是道?道就是平常心。平常心者,就是穿衣,吃饭,出入往返,举首动足,行住坐卧,都未离这个道。一个人真正修行修到很高境界,有大智慧的话,不是超越人群,不是超越生活,而是在行住坐卧当中体现这个佛法,体现智慧。

     

      我们看这段文字: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然后回到他住的地方,吃饭以后,收起了钵,收起了衣,还有洗足,敷座而坐。在释迦牟尼,虽然有这么多不同的环节和动作,但是他的心如如不动,这就体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的法门。释迦牟尼佛把金刚般若这个妙法,用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古人讲:「原来佛法无多子,只在平常日用中。穿衣食饭亲认得,千差万别体皆同」,表面上世间法,在俗谛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是真谛只有一个,本体是一样的。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第二品「善现启请」)须菩提启请释迦牟尼讲般若智慧。大家知道释迦牟尼跟所有弟子都在一起,这时候须菩提从座起来,偏袒右肩。在印度,人们穿的衣服右肩是露出来的,跪下来,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长老须菩提,就是他德高望重,须菩提的戒腊是很长的,「腊」就是他的受戒时间很久,是长老级的。他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他对佛法的空性非常有体悟。

     

      须菩提看到世尊在行住坐卧中不离般若,释迦牟尼佛到城里乞食,回来,然后坐禅。释迦牟尼佛的举止,在平常中体现一种智慧,他请世尊演说妙法,于是从大众中起立,偏袒右肩,施以弟子礼来请佛陀。 「右膝着地」,「着地」就是长跪的意思。 「合掌」就是表内一心,外恭敬而请法。当我们请佛说法的时候,我们要合掌,表示恭敬。

     


     

      这个时候须菩提讲:「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须菩提称释迦牟尼为「稀有世尊」,为什么称稀有世尊?第一他能够看破红尘,舍去王位出家,大转法轮。根据六祖大师的解释:「世尊若不出家,便做金刚轮王。」释迦牟尼看破红尘,看破世间的荣华富贵出家修行,大转法轮。所以须菩提称世尊为稀有世尊。第二,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非常稀有,不是一般凡夫所可以比拟的,所以叫稀有;第三,释迦牟尼心中具足八万四千法门,三身圆满具足。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身,所以叫稀有。

     

      「菩萨」翻译叫觉有情。有两种意思,第一从本身来讲,他是一个觉悟的有情,他已经离开三界六道之苦了,已经了脱生死,证到菩萨的果位;第二是觉悟其它的有情,菩萨发大菩提心,广度一切有情,所以叫觉有情。他每天都在不断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他不像小乘独善其身,自我解脱。如来有善巧的方便,能够护持、忆念菩萨,令菩萨不退转,所以菩萨有佛常常鼓励加持,所以他不会退转,直至能继承佛位,到最后由菩萨变成佛。

     

      《金刚经》里面说「善护念诸菩萨」。善,就是善巧方便;护,就是护持;念,就是忆念。释迦牟尼佛以般若来护念菩萨,若身若心不起妄念,菩萨有佛常常加持,常常护念,无论是他的身体,或者他的心都不会起妄念。 「不动念则心清净」。

     

      菩萨心不动念,他的心就可以保持清净,「清净心中具有恒河沙诸佛功德。」菩萨的心清净,就具足无量无边佛的功德。因此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

     

      什么叫「善咐嘱」?就是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功德全体现前,因此叫「善咐嘱」,主要顾念自心的清净,所有无相功德不求自得,受记作福,是为「善咐嘱」。佛经的道理重重无尽,一句话善咐嘱菩萨,它就含有这么多道理。全体现就是能够证到诸法的实相。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定慧等持心清净,定就是禅定,慧就是智慧,禅定跟智慧都是平等的来受持。心清净,心里面没有杂念,心非常的专一、集中、清净、无染。

     

      清净心既是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简单说就是清净心。佛教里面有声闻、缘觉、菩萨。声闻人定多慧少,不见佛性,所以不发菩提心。声闻是听到释迦牟尼讲「苦集滅道」的四谛法而证悟的,就叫声闻,由声音而入道的,所以声闻人定多慧少。虽然说他的禅定功夫很好,但是他没有菩萨、没有佛的大智慧。这个慧少是对菩萨,对佛来讲的。当然对我们凡夫来讲,他的智慧是比我们高了。 「不见佛性」,因为他没有大菩萨,没有佛的智慧,他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见到佛性,所以不发菩提心。因此声闻小乘的人不发菩提心。为什么呢?小乘人独善其身,自我解脱,「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所以不像大菩萨自利利他。

     

      「权教菩萨慧多定少」,那么比声闻乘的人再高一层的菩萨,这个菩萨有圆教菩萨跟权教菩萨,权教菩萨的特点是慧多定少。他的智慧比声闻乘多,但是他的定性不够,亦不能见佛性,所以也不发菩提心。

     

      声闻人不发菩提心,权教菩萨也不发菩提心。唯有实教菩萨定慧等持,见性发菩提心,他才能够做到既有定力,也有智慧,能够明心见性,他才能够真正发菩提心。

     

      所以我们一个人要发菩提心,不是强迫你发菩提心,而是从你自性里面所启发出来的一种菩提心,当你有一定的智慧,有一定的定力以后,大悲心起,你看到世间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你的众生。像维摩诘居士所讲的,众生的病就是我的病。佛看到众生欢喜,他也欢喜;看到众生痛苦,他也痛苦。为什么呢?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已经把世间所有众生跟他自己融为一体了,平等平等,这就是有大智慧的人想的。你看孙中山先生,我们为什么崇拜他,敬仰他,把他称为国父?这是心系大众,他的心跟所有大众的心都连成一片,他就是菩萨心,菩提心。如果说没有智慧的人就是独善其身,自我解脱。所以这就是小乘跟大乘最大的区别。

     

      「阿耨多罗」是什么意思? 「阿耨多罗」即是无上之意,无上心就是佛心。佛教讲五乘佛法,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无上心就是佛心,就是佛乘。 「三藐」就是正等。 「三菩提」是正觉。凡夫所以不觉,皆因有一个我,为什么凡夫不能像菩萨自觉觉他,就是凡夫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就有一个你;有一个你,就有一个他,有了我、你、他的话,那么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在?就是因为每个人没有办法打破无我的境界,还有执着这个我执,有了这个我执,一切烦恼就是从我执生出来的。 《金刚经》里面释迦牟尼教我们一定要觉,能够觉悟的话,就可以达到无我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够悟到无我的境界,自然而然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没有造作种种的业,没有这个业就不会到生死,所以如果能够觉一切法,无我,这就叫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什么叫「正等」呢?正等就是不起法执,「若有法执便有碍」,如果我们有法执就有障碍,此法不是彼法,就有分别,这个法跟另外一个法不一样,彼法不是此法,法法有碍。 《华严经》里面不是要悟到事事无碍吗?我们凡夫没办法悟到事事无碍,我们凡夫觉得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你就是你,他就是他,那么有这样的分别,所以我们有障碍,因此法法不能周遍法界,当说你如果是你有觉悟的话,你就会发现,所有一切法都能够周遍法界,一个法悟到能够周遍法界的话,就可以做到圆融无碍。可是我们一般凡夫,他没有这个觉悟,没有这个觉性,所以法法不能周遍法界。

     

      当说你有觉悟的话,你就会发现,所有一切法都能够周遍法界,一个法悟到能够周遍法界的话,就可以知道圆融无碍。可是我们一般凡夫,他没有这个觉悟,没有这个觉性,所以法法不能周遍法界,「若无法执,法法犹如虚空」,这是多好的境界,这是般若的智慧,当我们如果没有这个法执,法法犹如虚空,看起来有这个法,但是它空无自性,一切法表面上有千差万别,但是自性是空无自性,不可得,如果把一切法都(看作)像虚空,就法法平等,所以法无上下,法无高低,一切法都是平等平等,这也是《金刚经》里面另外的一个特色,所以布施遍法界,忍辱禅定遍法界,法法平等便是正等。

     


     

      长老须菩提向佛提出一个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译文:世尊,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

     


     

      菩提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清净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菩提心,可是因为妄想、执着、分别,把它盖覆住了。我们常常讲发菩提心,其实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愿,通过这个愿去修,到最后证到菩提心。

     

      因为众生的根器不一样,所以我们菩提心分有好多种层次。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说,菩提心有「大小、偏圆、邪正、真伪」,一共八种不同的菩提心。其实菩提心只有一个,为什么有八种呢?因为每一个人的根器、悟性不一样,对菩提心的认识不一样,所以有八种不同的菩提心。我们讲《金刚经》里的菩提心是成佛的菩提心,是最究竟、圆满、了义的菩提心。

     

      《金刚经》一开始非常有意思,当须菩提问释迦牟尼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释迦牟尼怎么回答?他就是这样的降伏其心,这样的住。本来经到这里就完了,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子,体现了我们上次讲到,般若有三种,其中实相般若就是点到为止,不告诉你。

     

      须菩提是拘撒罗国舍卫城人,出生婆罗门教家庭,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所以,《金刚经》开头由须菩提提出问题不是偶然的。须菩提说:我非常高兴,我愿意来听释迦牟尼佛,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怎么样的。释迦牟尼开始用文字般若来表达实相般若是什么。

     

      你们如果有读过禅宗的历史渊源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大迦叶微笑,这个心法就传给他了。释迦牟尼怕人家不懂,不知道什么意思,他讲,我有一个涅槃妙心要传给其他人,他才有说教,才有说这个道理。般若实相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思维所能够表达的菩提心,这个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如果落入语言、文字、思维、概念的话,这就是一种权巧方便,是一种文字的般若。

     


     

      《金刚经》里长老须菩提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释迦牟尼说:「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善现启请品第二)

     

      释迦牟尼第一句回答就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不讲了,为什么呢?

     

      须菩提请教释迦牟尼佛,他说很愿意来听释迦牟尼佛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释迦牟尼佛才讲了好多的语言文字让我们明白。后面这些都属于文字般若,或者叫观照般若,经过文字来表达,然后让我们去思维,用智慧去观察、了解这个实相般若是什么。这就是《金刚经》的妙处。 《金刚经》里面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讲的。释迦牟尼在表达的同时,他都在破这个「相」,在表达义理这个菩提心的时候,当下就破我们的相,不要去执着。我们看《金刚经》的时候要抓住它的要点,要知道《金刚经》的特色是什么,《金刚经》就是在破相,破了我们这个「我相」,破了我们这个「法相」 。

     

      所以释迦牟尼佛如是回答,这就是禅宗以心应心的法门,你看这个禅宗,「禅者无言」,禅宗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如果你用语言表达,就是落入教相,属于言教了,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所以上面所讲:「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禅宗以心应心的法门,不落语言文字,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传给大迦叶也是一样。

     

      这个「降伏其心」,在《金刚经》里面是非常出名的一句话,这个「心」是虚妄心。我们为什么要降伏其心呢?释迦牟尼讲,我们所思维的、所用的心,就是一个虚妄心、分别心。每天从早到晚,你起来以后就是一个分别心,分别这个,分别那个,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毛病,都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每天都会执着这个四相,所以有分别,有了分别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烦恼。我们的烦恼就是不明白我们的真如佛性,不明白这个菩提心。因此释迦牟尼教我们降伏其心,这个心就是凡夫心、虚妄心。佛教里面讲「心猿意马」,这个心常常在妄动,心没办法安定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妄念太多了。为什么有妄念?就是因为你没有这个般若观照,所以有妄念,因此我们要降伏其心,叫自度度他。

     

      如果要找到般若智慧的话,首先要去除这个虚妄心,当你有一天把这个虚妄心去除以后,本有佛性显现出来,那你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以后,大悲心起,自然而然你就想去度众生,这是很自然,并没有人去告诉菩萨说:菩萨你去度众生。菩萨修行修到一定的定力,有了很高深的禅定以后,就产生了一种无上的智慧,有了这个无上的般若智慧以后,就大悲心起,他自然而然把所有的众生当成一体,同体大悲,众生的烦恼,众生的快乐跟佛菩萨息息相关。所以这里讲降伏其心就是自度度他,降伏其心并不是说自己净化自己心灵,而是同时在净化他人。所以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释迦牟尼讲,应该要这样的降伏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