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僧传·经师论》看汉传佛教梵呗

 

发布: 2019-03-17 16:39:14   作者: 仁藏   来源: 本网讯   

 


 

  慧皎大师所著《高僧传》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僧传,后成为佛学编著的范本。它与唐朝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宋朝释赞宁撰《宋高僧传》、明朝释如惺撰《明高僧传》并称为「四朝高僧传」。

 

  慧皎(497年~554年)为南朝梁僧人,《续高僧传》(卷六)载:「释慧皎,未详氏族(百度百科言其俗姓陈——编者注)。会稽上虞人。学通内外博训经律,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撰《涅盘义疏十卷》及《梵网经疏》行世。」

 

  当时佛教盛行,出家人甚众,不少「名僧」徒具虚名。慧皎对宝昌所作《名僧传》极为不满,认为没有处理好「名」与「高」的关系。他说:「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若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他认为《名僧传》,仅强调「有名」,而忽略「有德」,取舍失当。为矫正时弊,遂「博谘故老,广访先达」,收检史料,于梁天监十八年(519)编撰《高僧传》凡十四卷,分译经、义解、神异等十科,记载自东汉明帝至梁代高僧257人,附见200余人。记录了中国东汉至魏晋时期近几百位佛门僧侣的史料。以史家笔法写高僧传,慧皎乃成功的先驱。

 

  《高僧传》依僧人的德行、事迹,分作「译经」、「义解」、「神异」等十科,每科均有论述。其中「经师」一篇的论述,为现存佛门典籍中关于梵呗音乐论述最完整的一篇,很有史料价值,也充满了独特的见解。

 


 

什么叫梵呗

 


 

  《经师论》开头就解释了什么叫梵呗。 「夫篇章之作,盖欲申畅怀抱褒述情志,咏歌之作欲使言味流靡辞韵相属。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也。然东国之歌也,则结咏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合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

 

  这里说,人们写文章,是为了抒发感情,表达情怀,述说志向;创作演唱的歌曲,是为了使语言充满韵味,更容易流传。所以《毛诗序》把诗、歌、舞三者的关系说得很明白:「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国的歌曲歌词要押韵,这样才能唱得出来。佛国的赞颂,是以偈作为颂词。歌与赞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乐器,协和音律的要求,符合要求,才有说不尽的美妙。因此以钟磬之乐伴随唱歌才被称之为乐,用管弦乐协助佛赞,则被称之梵呗。

 


 

音乐的作用和梵呗的益处

 


 

  接著论述音乐的作用,以及梵呗的益处。 「夫圣人制乐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如听呗亦其利有五: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懈倦、音声不坏、诸天欢喜。是以般遮弦歌于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于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其间随时赞咏,亦在处成音。至如亿耳细声于宵夜。提婆飏响于梵宫。或令无相之旨奏于篪笛之上,或使本行之音宣乎琴瑟之下。并皆抑扬通感佛所称赞。故《咸池》 、《韶武》无以匹其工。《激楚》、《梁尘》无以较其妙。」

 

  圣人创作音乐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感应天地万物、沟通人与神明、安顿天下万民、使之能回归大道,谐和有序、教化人心。人们听梵呗也有五个好处:让身体不疲倦、不忘记应该记得的东西、精神不松懈永远有精进之念、声音保持良好悦耳、让龙天欢喜。因此人们在寺庙中演奏佛门圣乐,会让神灵听到后打开通天之路(此段也可指释迦牟尼于石室中入定开悟后出来传法的故事),又在双林(释迦牟尼涅盘处)跳舞,赞颂佛的威德,以报释迦牟尼化育众生的恩惠,佛门的信徒随时随地都歌咏佛赞,因此到处都可听到悦耳的佛乐。在静夜中,亿万的众生听着细微的佛语。或者在这静夜时分提婆(应指龙树菩萨弟子)在梵宫中歌唱,让无相的佛法在乐音中飞扬传播。或用篪笛吹奏或用琴瑟演奏,无论是歌唱或演奏,其抑扬顿挫中体现出精进的表现,都能使佛感受到修行者崇敬的心,进而对人赞许。所以上古乐舞《咸池》、《韶武》不如佛门圣乐的精巧,上古乐曲《激楚》、《梁尘》不如佛门圣乐的精妙。

 

  慧皎还比较了梵语和汉语在翻译转换方面的不同,所以造成梵呗传播至困难。 「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

 

  这段是说,自从佛教东传后翻译经文的人很多,而传播佛门圣乐的人就很少。其原因是梵语一词多音,汉语一字一音。如果用梵语来歌唱汉语歌必然是声多而音急,用汉语曲调歌唱梵语那必定乐声短歌词长,乐曲完结歌词却未结束,所以经文有人翻译,梵乐无人传唱。

 


 

中国历史上梵呗音乐的盛况及衰落

 


 

  慧皎大师对历史极其熟悉。 「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籥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裁变古声所存止一千而已。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于安邑厅事,讽咏经音七日乃绝,时有传者并皆讹废,逮宋齐之间有昙迁、僧辩、太傅、文宣等,并殷勤嗟咏曲意音律。撰集异同斟酌科例,存仿旧法正可三百余声,自兹厥后声多散落,人人致意补缀不同,所以师师异法家家各制,皆由昧乎声旨莫以裁正。」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陈思王曹植喜爱乐律之学,又对诵经有研究,他了解佛门音乐又在游历渔山中体悟到佛乐的神迹,于是在《瑞应》、《本起》这二本佛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做为学习范本。所标注的声音唱读之法超过三千种,能以不同的音调咏唱达四十二遍。其后有帛法桥、支云籥两位僧侣继承了曹植的咏唱之法,由于他们受到神的启发,创制了许多新声,可惜流传到现在只剩下一千种唱读之法了。到了石勒建平年间,有天神下凡在安邑县讽诵吟咏佛经长达七天才离去,当时的人将其唱法进行传授,之后旧声与新声全部都在流传中错漏而废止了。

 

  到了南朝宋、齐的时候有昙迁、僧辩、太傅、文宣等人勤奋的探索失传的咏唱之法,并专心音律,仔细地搜集佛乐传唱的异同处,研究范例,处理难题,最后能保存的旧法只剩三百多了。之后这些保存下来的旧法也多散失了。人人在咏乐上用心但唱法却互相不同,所以师从不同,所学的方法也不同,法师们所制作的音谱也互不相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对声乐的原理基本功不了解,没有任一人能对诸家的谱法做出正确的论断。

 


 

佛家音乐的魅力以及传唱时的遗憾

 


 

  「夫音乐感动自古而然。是以玄师梵唱赤雁爱而不移。比丘流响青鸟悦而忘翥,昙凭动韵,犹令象马蜷跼。僧辩折调,尚使鸿鹤停飞。量人虽复深浅,筹感抑亦次焉。故夔击石拊石则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则凤凰来仪,鸟献且犹致感,况乃人神者哉!但转读之为懿,贵在声文两得,若唯声而不文则道心无以得生;若唯文而不声则俗情无以得入。故经言:以微妙音歌叹佛德,斯之谓也。

 

  而顷世学者裁得首尾余声,便言,擅名当世。经文起尽曾不措怀,或破句以合声,或分文以足韵。岂唯声之不足,亦乃文不成诠,听者唯增恍忽,闻之但益睡眠。使夫八真明珠未掩而藏曜,百味淳乳不浇而自薄,哀哉!若能精达经旨洞晓音律,三位七声次而无乱。五言四句契而莫爽,其间起掷荡举平折放杀,游飞却转反叠娇弄, 动韵则流靡弗穷,张喉则变态无尽,故能炳发八音光扬七善,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谅足以起畅微言怡养神性,故听声可以娱耳,耹语可以开襟,若然可谓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者也。 」

 

  这段是说梵呗音乐的魅力,在于能让万物感动,自古皆然,所以深通佛法经义的人唱念佛经,赤鹰喜悦其音而不愿离去。比丘高声歌咏能让青鸟兴奋地忘记飞翔,僧侣昙凭的经音一出可让象和马(泛指骑乘之兽)徘徊不前,僧辩读经一遍就可让鹤鸟驻足聆听忘了飞翔。测量唱念功力的深浅可以从听者的感应看出。所以古代乐官夔着石磬,发出美妙的乐声,野兽们听到后便跟着节奏跳舞。箫管乐器吹奏着《韶》乐,演奏出了九章便有圣鸟凤凰来朝拜。鸟兽对美的音乐都能感动,何况是人与神呢?佛经的转读之所以美好,贵在声音与经文皆有。若仅有声音而无经文歌词,则听者就会因为没有法指导,而无法生出求道向上之心;如果仅有经文而无唱念之声,那就没了世俗的情感,使有情的众生难以亲近。所以佛经说:用微妙的歌唱音乐来表现、赞颂佛伟大的威德,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慧皎还指出了梵呗传唱中的遗憾之处。然而现在世上学习经典的人才学到一点佛乐的皮毛便擅自发号施令,要大家以他的唱法作为佛乐的正宗来学习。至于经文的内容却不仔细的研读,为了声韵的谐和竟然任意拆解经文,这样做不仅是不成声调,连句子的原意都失去了。这样听众只会迷迷糊糊,瞌睡连连。真是让璀璨的珍珠失去了光彩,美味的食物被弄得平淡无味。可悲啊!

 

  应该怎么改善呢?如果能精通佛经的要旨,明白音律的原理,让梵乐中三位七声的乐调井然有序,五言四句的佛偈(唱颂词)能合于格律,期间的快慢高低、抑扬顿挫,让音乐在空中畅游翻飞,如鸟于林中娇声反啭。用韵、歌唱声调变化无穷,这样当然就能发出佛之八音,用来阐述佛经的七善。声音雄壮而不威猛,凝静而不停滞,柔弱而不鄙陋,刚强而不尖锐,清晰而不乱,低沉而不隐讳。如此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精深微妙的言辞,修性养神。所以听其声音可以愉悦身心,使自己心胸开阔。如果佛乐的唱念可以达到这样美妙的境界,人们自然是喜闻乐见了。

 


 

呗与梵呗的来历以及在中国不振的原因

 


 

  「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兆自陈思,始着《太子颂》及《睒颂》等,因为之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而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爰至晋世有高座法师,初传觅历,今之行地印文即其法也,籥公所造六言,即《大慈哀湣》一契于今时有作者,近有西凉州呗。源出关右,而流于晋阳,今之面如满月是也,凡此诸曲并制出名师,后人继作多所讹漏,或时沙弥小儿互相传授,畴昔成规殆无遗一,惜哉!此既同是声例故备之论末。」

 

  天竺国的习俗是,凡歌咏佛经就称之为呗。到了中国歌咏佛经则称为转读,歌赞之声则为梵呗。过去西方众神歌咏经文都以管弦乐作为伴奏。出家人既然离开了世俗,放弃了常人的生活美好的追求,就应该以佛乐歌曲作为美好的事物来追求。追溯梵呗的源头创始于陈思王曹植,他作有《太子颂》及《睒颂》等并为之制声谱曲,其吐纳抑扬的咏唱方法都是神直接传授给他的。

 

  今日盛大而完美的佛乐即为其遗风,之后居士支谦也曾传过可用三种不同声调唱诵的梵呗,但是都湮没失传了,世上只存有《共议》这一章,或许是支谦曾传过梵呗的遗存吧,只有康僧会的《泥洹经》梵呗,今日仍留存于世。到了晋朝时期有高座法师开始传授梵呗,今日流行的印文就是他所传的梵呗之法。支昙籥所作的六言偈语《大慈哀湣》一卷到今日有人作了唱念之谱。

 

  近来流传的西凉州呗源于关右之后流传到晋阳,今日被人称颂如满月之面的即是此曲。以上所述的各种唱经之曲都是出自名师之手,后人继续而写的作品大多讹误与错漏。或仅是让沙弥、小和尚口耳相传,往日初创的精美曲谱恐怕一点都不留存了,这是十分可惜!这些都属于发声歌唱这一类,所以在这一篇章的末段把它们提出来。

 

  今天看来,慧皎大师的忧患,已成为现实。如何发扬佛教音乐在弘法普法中的作用,只有一代又一代人继续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