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十二)

 

发布: 2019-06-19 12:16:54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我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把《金刚经》每一分、每一句都讲,在这里我把要义跟大家介绍一下。

 

  《金刚经》第九品这样讲:「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这句在《金刚经》里面也是非常有名的,讲到四果阿罗汉。佛教修行的次第到了第四果就证到阿罗汉。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如果一个人修行证到阿罗汉,那么这个阿罗汉能够说我得到阿罗汉吗?须菩提说:「不也,世尊!」不可以的。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这个阿罗汉就是讲佛教里面有五乘佛法,我们修行是有次第的。一共就是五乘佛法。第一乘是什么?人天乘;第二乘是声闻,还有缘觉,还有菩萨,还有佛。我们在座各位现在都在人天乘,还在生死里面,在六道里面轮回,我们现在还有迷惑,还有见惑,还有思惑。见就是见解,有时候对见解不清楚,还有思惑,对思想的迷惑。

 

  这里讲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呢?阿罗汉属于小乘佛法,是小乘的圣果,他不是大乘的果位,不像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罗汉的特色是什么呢?阿罗汉了知生死是空的,所以他超越了生死,不在三界六道里面受苦。但是他对这个空太偏激,太执着了,所以阿罗汉是偏空的,是偏空证果的阿罗汉。

 

  菩萨跟阿罗汉有什么不一样呢?菩萨在空中悟到一个假有,假有里面有个真空,就是大乘佛法里面常常讲的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就是空假不二。小乘的阿罗汉只是偏空,执着这个空,他没办法在空里面「从空出假」。大乘佛法讲从空出假,在空里面发现有一个假。就是一个假象,有个作用,世间所有一切东西是空的,但是不要忘了,一切法都有一个相状,有一个作用。修到了菩萨境界,有大智慧以后,他就从空出假,在空里面他知道一切众生还有生死,还有受苦,一切众生还在这个娑婆世界,他发起悲愿来度化众生。就像阿弥陀佛当法藏比丘的时候,他看到娑婆众生太苦了,所以发了四十八愿,每一个愿都希望来度化众生,这是菩萨的精神跟阿罗汉的精神不同。

 

  阿罗汉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叫杀贼。这是一个形容词,比喻这个贼是烦恼贼,什么叫烦恼贼呢?就是我们修行人要修到六根清净方为道。怎么修到六根清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你不要被外在所骗了,所迷惑了。六根清净,我们虽然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无所动,心不被外物所动,我们常常讲:「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说明我们修行人要有定力,不管外在的境界是什么,我们眼睛看到,是好看的不好看的;耳朵所听到,是顺听的逆听的,或者其它的色、受、想、行、识其他的尘,不管它是什么样子,我们心无所动,你证到阿罗汉果,它就跟你杀贼,杀贼就是不被外在的尘埃所转,要杀烦恼贼,才能去除见惑跟思惑,我们凡夫有见惑有思惑,有见解上的迷惑,还有思想上的迷惑,到了阿罗汉就觉悟了,就没有见、思惑的困扰。

 

  第二层就是应供。所谓应供,就是应人天之供养。修到阿罗汉,虽然比不上菩萨跟佛,证到无上的智慧,但是他比起我们人间的人,或者比起天上的人好多了,起码对宇宙人生有一定的认识,最起码他能够超越三界六道之苦,所以他有诸果可以应人天之供养;

 

  第三层叫无生。所谓无生,就是阿罗汉已经了生脱死,下一生不会到六道里面来轮回受苦,所以叫无生。

 

  为什么把阿罗汉叫圣人呢?之所以他能够成为圣人,他要达到一定的境界,首先要无我,如果阿罗汉有个执着,说我要证到阿罗汉,他永远没办法证到阿罗汉,在修行过程当中要把它空掉,把这个我破除,破了我以后才能成阿罗汉。圣人首先要无我、无相。所谓无相,他不能说我想当圣人,如果他心里有这个想法,有人相,这也不对的。所以没有一个相,没有一个我相,没有一个人相。无得,阿罗汉在修行过程中,他要空其所有,要把一切法都空除掉了,不能有所舍,也不能有所得,一般凡夫都会有一个舍,有一个得,我舍掉什么东西,我想得到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凡夫的知见,通常都会这样想。当修行修到一定程度,到了四果阿罗汉,他不能有得的念头,正因为他没有「得」跟「失」的念头,所以他可能证得阿罗汉,如果他有所得,有所失,那么他永远在三界六道里面跟我们差不多,不能成为圣人。

 

  到了圣人,他一定无我、无相、无得、无念,没有念头,没有妄念,没有杂念,心里非常定,心如止水,心里非常清净;能够修到阿罗汉,他的定力一定是很不错的。具足一定的禅定,不像我们凡夫有好多妄念,妄念纷飞,所以阿罗汉叫「无念」。正因为无我、无相,所以证得圣果的人绝不会说自己得果了,如果证得圣人的话,他是水到渠成的,修行修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得到阿罗汉果,并不是求来的。求来,这是我们凡夫、人天乘的人才会有的思想,我们拜佛,我们有所求,这当然不是说不好,比起阿罗汉,比起菩萨,比起佛来讲,境界就比较浅一点,到了圣人境界比较高。

 

  我们先从有相,先从有所求,然后到无所求。我们大家到湛山听经也好,拜忏也好,学佛也好,首先是有所求,求什么呢?希望能离苦得乐,希望我们在佛法里面得到利益,得到清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也要知道,我们学佛学到最后要「破相」,破到最后不要有执着,不要有有所得,有所舍的心;有所得有所舍的心,就叫分别心;分别心就是有生灭,有生灭的心就是一个虚妄心,那你就错用心了。佛教里面要你真心显现,要用你的真心来学佛,不是用你的虚妄心,虚妄心是有生灭的,这就是圣人跟凡夫知见的不同。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这是须菩提讲的话,他说世尊啊,你说我得了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他对空义有一定的境界,他跟人无所争的,人家说他什么,他不跟人家争,不跟人家辩论,这是须菩提修行的一个特色,释迦牟尼说他得了」无诤三昧」,这三昧就是定,所谓定就是不管人家对你怎么样,你都不会太去计较,所以叫无诤三昧,这也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法门,因为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不跟人家争,释迦牟尼讲他人中最为第一。在释迦牟尼弟子中,他在解空方面是第一,无诤方面是第一。

 

  释迦牟尼赞叹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为什么呢?因为其他阿罗汉还有一个执着,说自己是离欲阿罗汉,唯有须菩提没有这个念头,「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虽然他是一个离欲阿罗汉,但是在须菩提心念里,不会说我是一个离欲阿罗汉,他这里面要表达的是一种般若思想就是无所著,就是叫你不要有所著,一个人有所求,有所著,有这个相的话,在修行的境界方面就有局限性。他之所以成为人中最为第一,解空第一;之所以成为第一离欲阿罗汉,能证到无诤三昧,因为他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跟一般的阿罗汉不同。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阿兰那,在印度语是寂静处的意思,就是修清净道,到一个很清静的地方修行,我们以前在闽南佛学院读书,后山就有一个阿兰那行,太虚大师,弘一大师,是好多高僧大德在那里静修的一个地方,叫阿兰那行。

 

  这里讲「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如果我这样想,我得阿兰那道的话,「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释迦牟尼佛绝不会说须菩提专门在修清净道,「以须菩提实无所行」,因为须菩提在实相方面无所行,没有一个相,没有一个行,所以才说他是阿兰那行。以般若思想说,如果你执着这个相,你就没有办法证到果位,正因为你无所求,无所得,你才能够证到这个果位。无诤三昧就是不与人争,在生活当中这是很重要的,现在的人,特别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喜欢辩论,每个人有我见,我的立场,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有时候所表达观点是对的,有时候为了自己的观点,太标榜自己,就会产生社会的动荡不安。因为每个人的我见太大了,意见太多,思想就没办法统一,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要学到无诤三昧,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要想开点,用般若思想观照。世间所有一切法都像《金刚经》讲,是虚幻不实的,这样我们不会跟人家诤。

 

  我们前几天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非常重要,当我们跟先生,跟太太,或者跟家里人吵架的时候,就可以把《金刚经》里面的句子拿起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么你就不会吵了,正因为我们太执着这个相了,所以我们会计较,会吵架。如果你能够有智慧观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人家怎么骂你、说你,你都不会去计较,所以无诤三昧在修行非常重要。

 

  • Default
  •  



     

      须菩提不见有三昧可证,故也人中最为第一。在须菩提的心念里面,不见有三昧可以证,三昧就是定,他并没有觉得我得到无诤三昧,正因为他心里没有这个念头,在人中他是第一位。须菩提不见有欲可离,故也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须菩提跟其他阿罗汉不一样,其他阿罗汉心念想,我已经离欲了,是一个清净的比丘阿罗汉。可是须菩提不是这样,须菩提不见有欲可离,故也他是第一个离欲阿罗汉。这是释迦牟尼赞叹他的话。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刚才讲到罗汉证到阿罗汉的果位,当一个人证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没有执着。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用另外一种方法让须菩提明白般若实相的道理。用什么例子呢?就是用释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修行,修到第二个阿僧祇劫的例子,他是跟燃灯佛在一起修行,那时候燃灯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他在那里学习佛法。用我们凡夫来讲,他学习佛法,燃灯佛跟他受记做佛,应该他有所得,有所求,得到了佛法的什么利益。

     

  • Default
  •  



     

      但是从实相般若角度说,「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句话,用我们世间的逻辑来讲好像不大通。但是从实相般若来说的确这样。如果你这个法实有所得,那么这个法就不是佛法。为什么呢?你要悟到一切的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这是《金刚经》告诉我们的。是佛法是用文字般若表达出来,这个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佛法是正法,是一个心法,能够让你离苦得乐,转迷成悟,用文字般若表达出来。佛法,非佛法,就是观照般若,你没有观照般若的话,你就把《金刚经》当成是佛说的,以为这个就是佛法。那你就错了,你就没有观照的智慧,没有观照的般若,还是停留在般若智慧上面,你没有进步。

     

      当我们到第二个境界的时候,「佛法,非佛法」。为什么说非佛法?就要用般若观照,去观照为什么《金刚经》里面讲的不是佛法?为什么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这个法不是佛法?因为本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叫佛法,之所以讲佛法,或者讲有西方极乐净土,有涅槃,有菩提,这都是相对我们世间的相而讲。有菩提,有涅槃,有佛法,这个非佛法,并不是否定了佛法,而是透过外相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一个相,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叫佛法。

     

      大家想想,有哪一个固定的法叫佛法?应该叫法无定法。我们为什么把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所有的经典叫佛法?他是对机说法,对这个机说这个法,把这个人度了,这个就是佛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叫佛法,如果有一个固定的法的话,那么这个法就变成是一个教条。所以佛法遍一切处,无处不是佛法。如果你不懂的这个般若观照,执着一个法叫佛法,就有局限性。所以「佛法非佛法」,这是观照般若。

     

      然后「是名佛法」。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实相般若,我们了解《金刚经》的过程,从文字的般若,到观照的般若,来修行、来观照、来体悟,到最后证悟到诸法的实相,进入实相般若,这就是《金刚经》所表达的义理。

     

      「于法有所得不?」在法里面有所得吗?我们大家认为,释迦牟尼跟燃灯佛学习,当然有所得,得了佛法,他最后才能成佛嘛。可是这里回答:「不也,世尊!」没有啊,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加了个」实」,实无所得。没有一个实实在在,没有一个自性所得。

     


     

      看《金刚经》大家要了解两个概念,里面一直在破相,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是讲自性,讲本体,本体是非有的,不实在的。但是从」相」上来讲,当然有千差万别。在《金刚经》里有佛、有罗汉、有凡夫、有什么人,有什么法,这千差万别的人,千差万别的法,是讲事相。事相是一个虚妄的东西,为什么说虚妄呢?事相是有生灭的,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是虚妄的。 《金刚经》叫你通过这个虚妄的相,去悟到一个不虚妄的东西,变的东西,我们常常讲,世间一切法都是在变化,但是有一个不变的规律,你掌握这个规律以后,你就证悟到这个真常,所以在无常里面有一个真常,这个真常就是法则。

     

      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法则,就是一切事物的法则,当你掌握佛法以后,就掌握了一切法的规律;当你掌握一切法的规律,你就不被这个法所转,你能够掌握法发展的规律,那你就很顺。当一个人掌握了法的规律,这就叫智慧,一个人有智慧,他做什么事情都很顺,做什么事情都很自在,因为他掌握了法的规律。佛法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佛法就是一种智慧,就是一种般若观照,去认识事物,然后掌握事物,所以这个法是什么呢?这个法就是性净之理,这个性是什么呢?性是自性,这个自性清净之真理,就是宇宙间的真理,当我们有一天悟到自性清净的道理以后,就掌握了宇宙间的真理。

     

      「法无所得,方名为得」。这是很微妙的,如果说法有所得,就不叫得,就象我们讲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断亦不常,不一也不易。掌握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明白宇宙间的真理是什么。所以法无所得,正因为法无所得,方名为得,无得即无心,如果没有一个得,就没有这个心,没有心则符合这个道,符合金刚般若思想的道理。在《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执着一个智,执着有一个得,执着有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你永远没有办法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因为你在得中无所著,你才能真正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面讲的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这个得就没有这个心,这个心没有分别心,不是虚妄心,不是染污心。没有这个心,才是符合佛法中道的思想,也就是般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