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山三十五届『精进佛七』第四天

 

发布: 2019-12-09 15:49:05   作者: 湛山精舍   来源: 湛山精舍   

 


 

聆听达义大和尚佛七开示

 


 

编者按:
湛山一年一度的精进佛七今天是第四天!今天细雨菲菲,四众弟子怀着虔诚之心,前来湛山精舍,继续精进修行。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每天下午2点,我们将会有幸聆听到加拿大佛教会会长湛山精舍住持达义大和尚的精彩开示。

 

  • Default
  •  


     

     

      今天是我们湛山精进佛七的第四天,我们大家渐渐进入状态,可以感受到大家一口同音如法如律地念佛修行。在此,我们要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妙法;感恩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了度化众生发大愿接引我们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感恩历代祖师大德,把净土法门一代一代发扬光大,我们今天才能在一起念佛。大家在这里精进地修行,你的心就完全不一样。自然就会有感恩的心,你的心就会升起欢喜心。

     

      我们通过这几天的念佛把自己多生多世的业障清除掉。当我们通过念佛清除业障后,你的身心就清净,你所想的事情就不一样了,你的感受也不一样,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

     

      佛教说的传承和加持,就是需身心清净,对法非常尊重,乐意接受,心生欢喜心,希望得到这个法,你就能得到这个法。因此感恩心和清净心是前提。传承,就是经过历代高僧大德一代一代传下去,就是传承。我们今天在加拿大能够听闻到佛法,能够知道净土法门,有这样一个道场,在这里共修,这种殊胜因缘,都是在座各位多生多世的福德因缘,今生才能有此福报在一起。湛山每年都在打佛七,如此殊胜、欢喜、受用,也是历代的高僧大德的传承和湛山有天台法脉代代相传,才有今天湛山的念佛法门。我们湛山精舍的天台法脉是没有间断的。我们在传承天台法脉的同时也在传承净土法门。所以每个人到这里念佛才感觉到殊胜和清净。因此,我们要诚恳地念佛,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到净土宗历代祖师的加持。

     

      从释迦牟尼佛到阿弥陀佛到历代祖师大德都给我们开示和启发。人生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不论你曾经是谁,做过什么,都一样,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因此,我们常说“万般皆不去,唯有业从身。”

     

  • Default
  •  


     

     

      今天有一句偈语和大家共勉。

     


     

      百岁光阴能几何 劝君急早念弥陀

     

      莫贪五浊娑婆界 极乐莲邦胜得多

     


     

      我们能活到七八十岁都不容易,即使你活到百岁又能怎样,就是历代皇帝也没有办法,最终都要离开娑婆世界面临死亡。所以历代高僧大德警告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尽早念弥陀,不要贪恋我们现前的污浊世界。目前加拿大在所有的国家里相对来说可以算是一片乐土,不论从福利还是国家的安定性上,算是很好的。面对世界的不和平以及天灾人祸,但是也不是一个究竟的住所,只是一个临时的居所。最终只有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乡,是最究竟的地方。在西方极乐世界不会退转还会上升,所以古代大德为了奉劝大家看开这个世界,放下一切尘缘,专心念佛来修行,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启发我们。

     

  • Default
  •  


     

     

      昨天晚上佛七结束后,我虽然很累,但是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去启发大家精进修行。于是我查找资料找到一些净宗法语,就是为了启发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器,看到不同的法语来受用。每个法语从不同角度来劝导大家,来抛砖引玉,在往后的修行路上提起正念,专心念佛,此生才不枉过。

     

  • Default
  •  


     

     

    四明知礼尊者

     


     

      在宋朝的四明知礼尊者,也是天台宗十七祖,是天台宗的中兴祖师,也是一位勤修净土的人。

     

      我这几天都在讲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大德,其实净土宗不仅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它有很深的义理。在天台宗修行人的眼里,念佛法门是自圆自顿。

     

      尊者他曾创设念佛、布施、持戒会,结合僧俗男女10000人,同修念佛,共发菩提心,求生净土。以后每年结集一万人同心,誓生净土。

     

      大家想一想在宋朝的时候能够集结一万多人,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说明他的威德力和号召力也非常大。

     

      四明知礼尊者在圆寂前结跏趺坐为大众说法,讲毕,“骤称阿弥陀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大家可想而知,一个大修行人在临终时还能为大家讲最后一堂课,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大师自知时至,走的安祥自在,而我们普通人临终时大多是充满痛苦和恐惧的。

     

      四明知礼尊者,大力重振天台宗风之际,也注重净土思想理论的弘扬,他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两部阐扬净土观法的著作,还有一些净土法门的思想和理论。

     

  • Default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为智者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作注释,强调修心妙观,即心即佛,一念之心,也可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道理。

     

      就是告诉大家,阿弥陀佛和你心里的佛是一样的,这就是即心即佛。不是在念外在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种启示,一念之心可以举体,让你了解自己的本体,让你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也是让你了解你的离体,唯有明白一切法的本体,念佛才能正在入心,才能不起分别。假如你有一个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的分别心,就不能证得念佛三昧。当我们借用外在的佛,悟到弥陀不向外求就在自心,阿弥陀佛就在你的心里,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心佛不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道理。

     

      知礼尊者是天台宗的中兴之祖,净土宗也因为大师的提倡而得以更大范围的弘扬。大师以天台义学,尤其是《摩诃止观》,来阐释净土观经的十六观法,认为观经观法是圆教不思议妙观。通常有藏、通、别、圆。所以,十六观经的观法是圆教不思议的妙观。假如在十六观经里能通达一观,一观具足空、假、中三观。这是天台宗最出名的止观修法,通过观“一观”来体悟三谛圆融,三谛一境。一谛有三境,三境没有离开一谛。所观之佛为三身一体之佛,而所观之成就能通感四土。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一不二。我们通过观佛的一身来观三身是一体;同时观净土、四土,表面上有四土,从本体上来讲,四土就是一土。一就是四,四就是一。通常我们人都会有一个分别相,白的不是黑的,黑的不是白的,但是佛教里说的离开黑没有白,离开白没有黑,黑白是一体的。

     

      观净土的依、正二报就是显现众生本具的本佛本土。大家知道西方净土有正报庄严,是指佛的相貌庄严。依报庄严,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看到的。正报和依报是显现众生本具的本佛本土。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菩萨、所有众生和环境都没有离开你的心;极乐世界的士土和佛都没有离开你的心。所以,观佛是用心来观佛,虽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观心比观佛比较容易。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让心安定下来,禅定双修。如果你的心没有安定下来,你的心还是分别心,还是染污心,你还是有分别,没有办法念到念佛三昧。能念所念都要忘掉,念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达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知礼尊者一生中还大力发展净土忏仪,以期忏除业障,坚固信仰,增加品位。这也是四明知礼的另一个特色。这样能够让你更好地念佛摄心。尊者不仅只是要你念佛,还倡导你拜忏。你的心不纯,念佛的心也不纯,万法不离其自性。这都是四明知礼尊者的修行和经验。他的修行历程是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借鉴,知礼尊者在忏仪中不单提倡一心念佛号,同时也将天台宗的‘性具’教义贯穿其中。”这也是提升念佛者的思想境界。

     


     

    四明知礼尊者简介:

     

  • Default
  •  


     

     

      七岁时依汴京太平兴国寺洪选大师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专门研究律部。二十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大师学习天台教观。

     

      太宗端拱元年,他的法师父义通大师圆寂。之后,他住持四明祥符寺,逐开讲席,弘法利生,学徒云集。后因为信众增多,堂舍狭隘,于至道元年迁城东南隅保恩院。次年,院主显通大师供养保恩院给知礼尊者永作十方住持传演天台教法之地。大中祥符三年,因敕改名延庆寺。以后,尊者驻此寺凡40余载,专以讲经、修忏为事。

     

      六年(一〇〇三年),日僧寂照等携带其国天台宗学者源信先生,有关天台教义的疑问二十七条来请教四明尊者,尊者他依教一一解答释义。

     

      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日本的佛教天台宗。中国的天台宗在很早前传到日本,所以日本的佛教有修持天台宗的常常会到天台山去礼拜祖师,所以日本佛教的好多宗派也是受中国佛教的影响。这位日本的寂照法师其后先后撰「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二十问」、「十义书」及「观心二百问」等,使天台宗蔚然中兴。

     

      所以,四明知礼尊者是修持天台宗和净土宗相融合的体现。

     

  • Default
  •  


     

     

    慈云遵式大师的介绍

     


     

      慈云遵式大师,一生著有多部净土著作,广演净土忏仪,世称“慈云忏主”。

     

      慈云忏主遵式大师,是与四明知礼尊者同时代的天台宗大师,他著有《往生净土忏愿仪》和《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等净土著作。他认为,“信解行愿原始要终不数千言,而能备举者实兹二门矣。”

     

  • Default
  •  


     

     

      大家知道我们每天晚上回向时称念“一心皈命十方净土……”就是慈云大师所做。文中十念门中的发愿文,经略加修改,一千多年来被写入了寺院早晚课本中,作为信徒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用。

     

      除论著净土外,大师还勤行净业,礼忏拜愿,集众念佛。大师在天台山及苏杭寺院住持40余年,广开讲席,敷演教观及净土忏愿等,度众无数。明道元年,大师示现有疾病,但是不用医药,只是说法以勉励徒众,并令弟子请弥陀像以证其终。门人不舍一直在祈祷,以观音至,师炷香瞻像祝之曰:我观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十方诸佛,同住实际。愿住此实际,受我一柱之香。或叩其所归,对以寂光净土。至夜奄然而逝。”

     


     

    慈云大师所做的晚课发愿文如下: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

     

      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渡众生,满菩提愿。

     

  • Default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段发愿文,等于是净土法门的心要。其主旨,是通过修习念佛法门,而得到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然后发愿倒驾慈航,行菩萨道,早成佛果。

     

      内容虽然简短,但却丰富完整、恳切感人。

     


     

      敬请关注明天的精彩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