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境转决定业

 

发布: 2016-02-08 17:20:21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现代人处于经济急速成长,物质文明发达的社会里,一些人由于功利思想的作祟,道德观念日益薄弱,人心不古,善良的本性渐渐迷失,往往被物欲诱惑, 心很容易随境转,造下恶业。

     


     

    心究竟安住何处?

     

      我们的心究竟是在身体之内?还是在身体之外?或者是在内外之间?我们的心意识虽然没有安住在确定的场所,然而,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每个人的心是周遍十法界。所谓十法界就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凡)等十种迷悟境界。一念迷是凡夫,一念觉即圣人。迷、悟与否,就在我们一念之间,也可以说,我们的心,刹那间,忽而上逍遥于天堂,忽而下沦落于地狱。

     


     

    哪一种贼最难捉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擒山中贼易,捉心中贼难。”根据佛经的描述, 我们的身体好比是一座村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好比是门户,而妄想心是这个村庄的盗贼,心中的贼终日汲汲营营,追逐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尘劳,安住在贪、瞋、痴的根本烦恼上,窃取我们积聚的善业, 有时更使我们身败名裂,罪业加重。因此,凡夫俗子若稍一不慎,不能摄持正念, 就会铤而走险,胡作非为,为社会带来诸多扰乱不安的现象。

     


     

    一念贪欲业因,招感相应苦果

     

      一名独行贼,前日深夜斗胆从窗口潜入香港大屿山宝林寺大雄宝殿,贼人垂涎千手观音身上的金器而生起贪念,遂撬开保护佛龛的玻璃箱锁头,从一尊千手观音左手上掠去一条约值一万元的金手链。贼人得逞后,意犹未尽,贪得无厌,再走入一房间搜掠,被一名寺庙里的僧人道生撞上。双方纠缠间,僧人左手被打伤,贼人成功逃脱无踪……道生法师事后平静地表示,不会责怪贼人打伤他,“贼人也很可怜,他偷去佛堂的东西,自会得到报应。”

     

      依据亘古至今存在中国人心中“因果自受,丝毫不爽”的因果观念,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业报的迟早,正如有一首诗偈说:“行藏虚实自家知, 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因此,贼人不可能永远逃脱果报的。

     


     

    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

     

      在佛陀时代,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佛尊者,有一次看到一只狗被人打断了腿,倒在地上,不能走动,痛苦万分。原来这只狗的主人吩咐它守夜看门, 但它却因一时的贪食欲,偷吃了主人的食物,主人发觉后很生气,用木棍打断了它的腿后又把它抛弃在野外。

     

      正当被弃的那只狗又饥又饿,到了垂死边缘时,舍利弗尊者慈悲带了食物给它吃。狗对此感恩不尽,既得到食物充饥,又有机缘听闻尊者为它说因果业报的佛法。狗顿时深心觉照到目前的苦果,是自己招来的现报,并以至诚心忏悔往昔诸恶业。狗在命终后,投生为人,出生在舍卫城中婆罗门人家。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有一天,舍利佛尊者来到这个婆罗门家托钵,看到婆罗门之子均提聪明伶俐,即向婆罗门说:“我没有沙弥侍者,你这个孩子给我当侍者,好吗?”婆罗门便让他的七岁儿子均提出家为小沙弥。舍利佛尊者带均提回到祇园精舍, 便替他剃度,并为他讲“超脱生死”佛法的大义,具有宿慧的均提沙弥,即时证得神通自在的阿罗汉果。

     

      证果之后的均提,就以神通观察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才知道自己前世是一只饿狗,曾蒙舍利佛尊者救度它,今生才得为人身,并获证道果。为了报答师恩, 他发愿尽此生为舍利佛尊者的侍者。

     

      均提沙弥又观察到自己之所以会出生为狗,是失言所造口业所致。在他的过去生,均提是一位出家和尚,常自恃自己年轻音声清雅,很会唱赞,因而轻视不会唱念的比丘。有一次,有一位年老比丘念经的音声迟钝,非常难听。那时的均提,妄生轻慢心,讥笑老比丘说:“老师父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吠一样!”已证得阿罗汉圣果的老比丘说: “我虽不会唱念,但我已证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圣果。” 当时均提听了老比丘的话后, 心生恐惧,自知失言而感到非常惭愧,急忙求哀忏悔! 但口业已成,收不回来。从此五百世出生为狗,只为偿还一句口业的罪报。

     

      由于五百世以前,均提曾经出家修道,明白口业受苦无穷,随即“至诚忏悔”, 所以在五百世的狗身之后, 得蒙舍利佛尊者的救度,才有今生的福德因缘得度出家。

     


     

    结 语

     

      总括而言,以上的因果报应寓言启示我们“业力不失,通于三世;造善恶之业,必招苦乐之果报”。佛教把我们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分别称为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为三业:身所作的杀、盗、淫,口所作的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起欲求无厌的贪、迷乱忿怒的瞋、妄想颠倒的痴。这个故事警策世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口、意三业,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应当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常作自我反省,“善者勉之、恶者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