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的因果(二)

 

发布: 2016-02-12 23:56:50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图)加国五台山灵泉湖

     


     

      莫要贪吝

     

      很多人都想尽早实现财务自由。所谓财务自由,就是尽快积累财富,最后可以早些退休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工作。也就是说,金钱可以给我们带来自由。果真如此吗?

     

      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因为钱财而犯罪甚至送命,他们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贪得无厌”。记得前不久有一则新闻,在中国辽宁有一位女贪官落网了,在她的家里搜出了贪污来的巨额现金。在法庭上,她的丈夫搥胸顿足地说:“真不知道她要这么多钱做什么。”一般的人也是如此,往往是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百万想千万,钱越多越觉得不够,这就是“贪”。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一般人的眼里他们已经很有钱了,但如果你问他钱够不够时,百分之一百他会说不够。别人买几十万的房子,可他们的房子要数百万;别人开一般的车,他们可能就要开顶级的豪华车,如此这般,不一而足。为了保持这种所谓的“生活品质”,他们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挣更多的钱,所以就会觉得钱永远都不够。一方面去挣钱,另一方面他们非常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财富, 进而会怀疑身边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疑他们会为了遗产而谋害自己。所以这样看来,他们一点也不自由,完完全全地做了金钱和自己贪欲的奴隶。

     

      佛经记载着一段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难陀长者,富可敌国。难陀虽然富有,但十分悭贪嫉妒。难陀家一共有七道门,他告诉守门人凡是来乞讨者一律不许入内。其家院子的上方,安有铁网,唯恐飞鸟啄食谷米。又在四周壁墙下,以胶泥涂抹,防止老鼠穿穴伤损财物。难陀膝下只有一子,叫栴檀香。临死前,他嘱咐儿子:“我病已无法治愈,我死后,所有的财宝不可浪费、损耗, 不要施舍给出家人。如有乞儿前来,一文也莫施舍。这些财物足供七世之用。”

     

      说完即气绝身亡。此后,难陀投生在舍卫国一个贫穷之家,一出生即双目失明。母亲也是眼盲。当盲儿养至八九岁时,盲母要盲儿以乞讨为生。一日,这个盲儿来到栴檀香家乞讨,结果非但未得到施舍,还遭到看门人的暴打,苦不堪言。当时佛看见此事,教诲阿难说:“灾祸!灾祸!难陀长者命终投生为盲妇之子, 生盲无目,看他昔日的家业,豪富无量,象马七珍不可称计,如今还能亲自受用吗?难陀长者因为悭贪,今生受此盲报,从此命终将堕阿鼻地狱。”

     

      所有的人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食不过三餐, 睡不过五尺。可是一旦事到临头,往往就会被自己的贪欲所左右从而丧失了本有的智慧。这样一来,势必会种下许多恶因,恶果也会不期而至。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贪欲一旦生起,就很难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 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提前透支自己的福报。

     

      转境而不为境转

     

      佛教是教导我们如何出世的,佛陀要求比丘们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 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将整个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体悟中。总体说来,生活越简单, 心就越容易安静、快乐。

     

      一般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这是烦恼的根源。现在我们生活环境十分复杂,物质享乐也很丰富,使我们每天都不知不觉地沉溺于声色刺激中,执着于点点滴滴的得失之间。而有智慧的人,顺境和逆境都会泰然处之。有智慧地生活,你就变成生活的主人。

     

      一个人总是被外境的东西所左右,就会变得很被动。比如,有人过来骂你, 你生气了,发火了;赞美你了,洋洋得意,开心了。开心或痛苦都是依赖于别人, 就活得很辛苦,不是生活的主人。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追求每件事的真善美,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如果一件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换言之, 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勉强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就会活得很实在、安定、快乐。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尽心尽力,尽心尽力就好。中国有句古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这样的心态,做任何事都会比较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