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信仰与人间生活
——菩萨六度与生活实践

 

发布: 2017-06-09 09:48:47   作者: 可潜   来源: 本网讯   

 


 

中国佛学院教务处副主任 可潜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景德传灯录》卷十二云: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吉州资福如宝禅师)曰:饭后三碗茶。” [《大正藏》第51 册,第298 页上。] 饮茶品茗,无论僧俗,可说是人间生活之必不可少。每日品饮时,看到茶叶的升腾舒展,便能想起菩萨信仰之“六波罗蜜”,所谓禅茶六德: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般若。

 

  “六波罗蜜”为菩萨正行之本,乃是菩萨信仰中的重要内容。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云:“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旷远,故云‘度无极’也。” [《大正藏》第46 册,第686 页上。] 据此可知,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ā),意译为“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就其中的“到彼岸”来看,菩萨信仰中所行的“六波罗蜜” (六度),对应人间生活,按现代语言表述,可对应为人生目标的确立以及实现此人生目标的六种具体方法。

 


 

一、布施波罗蜜

 


 

  我们为何要行布施?这是菩萨与众生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菩萨者,乃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音译,意译为“觉有情”。作为菩萨,必须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得去觉悟别人、利益别人,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乍看似乎于己有损,实则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正藏》第10册,第846页上。] 有一则微信,标题为“两个和尚在被窝里的对话”,亦充分说明了此中道理。[老和尚说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和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和了?”小和尚一听,笑了:“师父你真糊涂啊,棉被怎幺可能把人暖和了,当然是人把棉被暖和了。”老和尚说道:“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和它,那幺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幺?”小和尚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啊!”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幺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是以菩萨有别于凡夫、二乘,善达四谛、十二因缘,怜愍一切,同于子想,能为众生,久处生死,发心荷负一切,共入涅槃;发四弘誓愿(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行六度四摄,度化众生,饶益有情。

 

  行布施时,若不能做到“三轮体空”[ 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时,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尚有我给了谁什幺东西的念头,我们往往会有“失去”的感觉。若有所失,作为凡夫众生,于己有损,必然不能积极主动、欢喜持续地来进行。布施时,若能对应“得到”,则效果截然不同,我们便会积极主动、欢喜持续地奉行。布施时,施者施予受者施物,看似“失去”,实则“得到”。通过布施,可以对治自我的悭贪吝惜,济人缺乏,与人分享,让自己进一步得到完善、得到提升;进而具足施与一切乐、拔一切苦的大慈悲心;进而具足方便,能于布施一法,旋转通达一切佛法,遍修诸行。

 

  布施又可分财施、法施、无畏施,能施与他人财物,为人演说世间、出世间善法,持戒不害、令众无畏,固然都属于布施;在人间生活中,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若能保持和悦的面部表情、得体中听的语言, 可以说也是一种布施,所谓“和颜爱语,布施欢喜”。如此,菩萨信仰在人间生活中更易贯彻落实,广结善缘,改善人缘,调和恶缘。

 


 

二、持戒波罗蜜

 

  

 

  戒者禁忌、禁止,总给人以“束缚感”,其实我们应转换观念。若定位是束缚自己的东西,试问我们能持续多久、贯彻多少?反之,若能让我们生起“安全感”则不然,因为对自己有益,则可持久,并一以贯之。犹如古人上阵前会穿铠甲等保护措施(又如交通路口的红路灯、冬天的保暖衣物等),虽然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束缚,但我们实际穿的时候, 绝不会倾向于穿着感到束缚,而是觉得有了它会更加安全,乃是自己生命的有力保障。我们对待戒的态度,其实也应这样。不应像常人所想的一样,戒带来了束缚,受了戒之后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而应更深切地认识并强烈地体会到,戒给以我们切实的“安全感”,乃是长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有力保障!戒是高度的自律,不是禁止的命令,而是自发的要求。故可以说,戒不是束缚我们的绳索,而是我们攀登生命高峰的救命绳索。我们若能时时强化戒给我们所带来的“安全感”及对自己的有益面,同时去除不合理的“束缚感”,这样的话,更有助于戒在日常当中的切实行持与贯彻落实。我们持戒,旨在“防非止恶”,提前让我们规避了诸多风险,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云:“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防非止恶)。”[ 《大正藏》第46 册,第670 页下。] 犯戒(破戒), 犹如我们赖以御寒的外衣(保护生命的铠甲)破了个大洞,或身上突然被划开了一个口子,试问:我们这时能对此熟视无睹吗?肯定会及时做出防护、补救措施,护戒亦应当如此。

 

  “戒”的梵语尸罗(śīla),意为本性、性格、习惯、行为,由此转义为“善的习惯、善的行为”。据此,佛教所说的戒,可理解为规律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生活习惯),或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无论是成就事业,还是成就人生,都具决定性的意义;有则微信,标题为“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正好阐明了这一道理。[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幺?”“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另外,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FACEBOOK(脸谱网)创立者马克·扎克伯格之间的故事(“天价”习惯),亦有类似说明。] 另外,规律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生活习惯),对于时下吾人至为重视关切的健康长寿问题,亦可说是决定性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中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亦不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范畴。如此对应,菩萨信仰中的持戒问题更能被主动、有效地在人间生活中奉行落实。

 


 

三、忍辱波罗蜜

 


 

  忍辱不是“无可奈何”、“强行压制”,而贵在“自我释怀”。强忍自己心中的不平或者屈辱,与佛教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的释怀才是忍辱。何以释怀?学习菩萨的智慧,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具足菩萨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当固有的思维模式及处事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免去困扰时,不妨试着换种思维模式、换种处理方法,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便不会纠结烦恼、忍辱负重。做媒体的常说:通常解读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便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样遇到或经历一件事情,从消极面看,会让人从此颓废、一蹶不振;若能从积极面解读,则能使人更加进取、奋发图强。当现实发生时,要用自己冷静、清醒的头脑欣然面对、接受它;然后很好地、妥善地处理它,最后放下它。往好的一面想,并不是自欺欺人,越往坏处想,越于事无补,不仅如此,会让事件进一步延伸(或恶化),从而使对自己的影响或损失进一步扩大。利导思维,能让人想得更开,以便及早释怀,至少会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对此,当不好的现实发生时,不妨多做些利导思维,有利于自我释怀。处理得当,逆境也会成为提高我们自己的增上缘。试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风雨(苦事、难事),现已不再是负担或困难,而是自己引以为傲的财富。在人间生活中,面对逆境、挫折、困境、烦恼时,不妨以“浮生若茶”的故事来启发勉励自己:

 

  一位年轻人,在生活中屡屡失意,他慕名寻到老僧释圆, 沮丧地说:

 

  “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幺用呢?”

 

  释圆听后什幺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

 

  “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拈了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幺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

 

  释圆笑笑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幺会没有茶香?”

 

  然后,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 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

 

  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

 

  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

 

  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

 

  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得更杂乱了, 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

 

  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沸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此时,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幺茶味迥异呢?”

 

  年轻人思忖了一会,答道:“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

 

  “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铁观音),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幺会发散出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铁观音),冲沏了一次又一次, 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甘洌(固有的清香)。”

 

  年轻人顿悟。人生和人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

 

  ---[日]千鹤大师原着,张桂华编译:《茶与悟》,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10月,第5-6页。

 

  茶禅一味,从古就有无数人自茶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不怕艰难,愈挫愈勇。正如茶中妙品的铁观音,如果用温水简单地冲泡,其香味根本不能释放出来。只有经过沸水的反复冲泡,才能尽显它超越凡品的独特品质。细究老僧茶中的禅意,可用一句古语概括:“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逆境、挫折、困境、烦恼尚且可以转化为增上自己的缘法,那有什幺不可以去面对、解决的?诚如明·屠隆在《娑罗馆清言》卷上所说:“虚空不拒诸相,至人岂畏万缘?是非场里,出入逍遥;逆顺境中,纵横自在。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不碍白云飞。”

 

  忍辱旨在对治瞋恚。在人间生活中,如何具体践行?也就是说,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或要大发脾气、瞋恨忿恚时,如何调整自己?具体的办法,不妨从“慈悲心”的角度契入,所谓“多瞋众生慈悲观”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四、精进波罗蜜

 


 

  梵语毗梨耶(vīrya),意译为“精进”,《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解释道:“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为身精进;若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是为心精进。” [《大正藏》第46册,第687页上。]

 

  吾等凡夫众生,人生之所以不成功,好多是因为做事时有“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断断续续,反反复复”之宿世习气,或可谓之是人之通病。若能有效对治,非则人生高峰可登,亦能佛道圆成。此“精进”两字, 正可对治此类问题。精而不杂,进而不退;不杂告诉我们做事需专一、目标需明确且不能老是变化,作为童蒙识字的《三字经》尚且强调:“教之道,贵以专”,此正可对治“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问题。不退则教导我们做事需恒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谓:“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此正可对治“断断续复、反反复复”的问题。理虽如此,事可落在日课。所谓日课,就是说每天不间断必须完成的功课,即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寓含的“每日精进” 的积极理念,一旦养成精进的习惯,不需启用所谓的自律与恒心毅力, 如同每天早起后习惯洗漱一般,自然而然地完成,润物无声地增上自己。诚如蒲松龄的座右铭所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亦可见精进所能带来的“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的神奇功效与惊人力量。

 


 

五、禅定波罗蜜

 


 

  梵语禅那(dhyāna),意译为“静虑”,静下心来思虑,全心全意地、用心地来投入做当下的事情,这就是禅。全心全意地生活、工作、学习, 也是一种禅。用心地生活(用心地工作,用心地学习),就是禅的历缘对境修。

 

  禅宗里有则“沩仰摘茶”的公案:沩山(灵祐禅师,771-853)与仰山(慧寂禅师,807-883)摘茶。次沩云:终日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撼茶树,沩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云:某甲只恁幺, 和尚作幺生?沩山良久。仰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云:放子三十棒。对此,宋代汾阳善昭禅师(947-1024)颂古曰:摘茶更莫别思量, 处处分明是道场;体用共推真应物,禅流顿觉雨前香。[(宋)石霜楚圆集:《汾阳无德禅师颂古》别卷中,《大正藏》第47 册,第613 页上至中。]

 

  “摘茶更莫别思量”,就是摘茶叶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不能想其他什幺事情,不要有其他的思量,这个就是禅。做到这个的话, “处处分明是道场”,心地很分明,很清晰,哪个地方都是修行的道场。禅修的过程,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个过程,那就是“摘茶更莫别思量”。有人问禅师什幺叫“禅”,“饿来吃饭困来眠”,肚子饿了就吃饭,困了就休息,这个就是禅。吾等凡夫,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禅师是无论如何,不管做什幺,就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事情。“摘茶更莫别思量,处处分明是道场”,这两句告诉我们,随时的这种用心投入,哪个地方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所以佛法修行与现实生活不是隔历的,是圆融无碍的。

 


 

六、般若波罗蜜

 


 

  梵语般若(prajñā),意译为智慧。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见闻觉知,理论学习):即对佛教名相义理的学习,属理论范围,相当于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或养成方面。

 

  观照般若(随文入观,观门实践):即对所学义理的禅定实践与心灵体悟,相当于洞察力、专注力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说即消化吸收能力。

 

  实相般若(诸法实相,理事不二,知行合一,解行并进,教观双运):即将佛法义理(诸佛的法身理体)圆融地贯彻落实于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觉悟力、执行力、表现力。

 

  如书法中读帖为观察力,临摹领会为想象力,创作为表现力。读帖为文字般若,背临、创作为观照般若,书法与人生融为一体为实相般若:取法自然,书道人生,随性自在,羚羊挂角,浑然天成。学习理解力为文字般若,执行贯彻力为观照般若,融会贯通力为实相般若。

 

  《法华经》为“畅佛出世本怀”的经中之王,其指出:佛唯以一大世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据此出世本怀,佛陀理应宣说一佛乘,如经中所云:“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若直接宣说一佛乘,众生不仅不能信受,尚有破缘因缘。也就是说,当一佛乘不为众生接受时,怎幺办?佛陀唯有运用善巧方便,观机逗教,因病与药,由一佛乘开出众生所能堪受的三乘:“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可知,六波罗蜜乃是专门针对菩萨宣说的教法。般若波罗蜜, 可引伸出对子女、部属等的沟通与教导,不要过于教条、生硬,应运用善巧方便,循循善诱,投其所好;也可对现代灌输式的教育有所启发, 要加强互动式,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及学习兴趣。

 


 

小结

 

  

 

  就菩萨与众生之关系来看,菩萨唯有不断饶益有情众生,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方称为“菩萨”(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也就决定了菩萨信仰中积极入世、自利利他、智慧圆融之精神所在。

 

  信仰是什幺?信仰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信仰唯有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是某种生活习惯,方能有始有终、持续精进。而菩萨信仰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必定是积极的、入世的、利他的、智慧圆融的。

 

  每天喝茶品茗时,看到茶叶的上下沉浮、升腾舒展,若能体悟菩萨信仰中的“六波罗蜜”,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实践;历缘对境,不修而修,方堪大道,圆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