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传佛教的菩萨观

 

发布: 2017-06-16 19:54:18   作者: 宽静   来源: 本网讯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 宽静

 


 

  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名僧人,很高兴参加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与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举办“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其宗旨为:弘扬佛法,阐发正信,彰显佛陀本怀,促进人心和善,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论题主题为“圆融中道, 持久和平”,分议题分别为:第一,“菩萨信仰与人间生活”,探讨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第二,“菩萨精神与世界和平”,探讨菩萨道的思想与实践对构建世界和平的价值意义;第三,“佛教文明与文明对话”, 探讨佛教文明与其他宗教、哲学的对话与思想同异,尤其是有关佛教与科学的对话。笔者谈谈南北两传佛教对菩萨的看法。

 

  菩萨为梵文bodhisattva 的简称,汉语音译“菩提萨埵”,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开士。在汉传佛教里,菩萨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或者是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释迦牟尼对弟子目揵连说:“诸菩萨等,凡有四种微妙性行。何等为四? 一自性行,二愿性行,三顺性行,四转性行。目揵连!云何名为自性行? 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疎,知已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云何名为愿性行?若诸菩萨发如是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是名菩萨愿性行。云何名为顺性行? 若诸菩萨成就具足六波罗蜜。何等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顺性行。云何名为转性行?如我供养然灯世尊,依彼因缘, 读诵则知,是名菩萨转性行。目揵连!是名菩萨四种性行。”a 菩萨的四种“微妙性行”归纳起来就是在社会上是菩萨道德伦理的榜样,在教内菩萨则是修行的榜样,所以佛经说:“由此萨埵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爱乐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中心无暂舍,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彼既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求菩提意乐加行并皆止息,唯于成就觉义为胜,一切染污不染污痴皆永断故,觉了一切胜义世俗诸尔焰故,复能觉悟。……复次萨埵是勇猛者义,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b大乘佛教追求成佛的目标,众生皆可成佛,菩萨则有无数,释迦牟尼告诉阿难:“我今以于清净天眼过于人眼,见此东方恒河沙数佛刹之中,诸菩萨等,初发道心,种诸善根;或见东方恒河沙数诸佛刹中,无量菩萨得受记别;或见东方恒河沙数佛刹之中,诸菩萨等,行菩萨行;或见无量诸菩萨等,于诸佛边修行梵行,后得生于兜率天宫,从兜率下入于母胎;或见菩萨从母右胁诞育而生;或见菩萨行童子法;或见菩萨在于宫内示行欲法;或见菩萨舍于转轮圣王之位出家修道;或见菩萨降四种魔;或见菩萨菩提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见菩萨得菩提已受解脱乐;或见菩萨端坐思惟二种分别;或见菩萨转法轮时;或见菩萨为诸众生舍于寿命,欲入无余涅槃之时;或见菩萨般涅槃后,正法住世、像法住世,久近多少延促之时。阿难!我如是见东方佛刹恒河沙等诸佛成道,及灭度后,正法像法,悉皆没尽。如东方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也。”c菩萨无处不在,又有各种化身,从事各种活动,是善意志的代表与体现,几千年来,中国佛教徒一直以菩萨为榜样,牢记佛陀的教导,践行弘法利生活动,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佛教的最终解脱目的是成佛得道,菩萨修行也是为了这一崇高目的。佛说“若有菩萨疾欲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当学斯等诸正士业,勤修奉行悉存佛道。彼何谓佛道?不以害心于众生,兴乎慈心奉度无极,习行四恩常修梵行,遵道品法具进神通,行权方便成就德本,是为佛道”d。修行菩萨道者,都是一些地位很高的现实间的人,如“菩萨大士,修大功德,威神巍巍。若在天上,诸天中尊;若在世间,人中位高,面像端政,势力第一,眷属强盛,所欲自由;若为帝主,无极贵姓,功勋无限,智慧广远”e。他们所修的菩萨行,是非一般人所能成就者,都是一些地位贡高的成功人士。古代印度是种姓社会,有严格的阶级区分, 掌握世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的人分别来自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他们有念诵吠陀及祭祀之权,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生族。第四种姓首陀罗既无权诵经、祭祀,亦不得投生转世,终身以侍奉前三种姓为其本务,故称一生族。所处的地位和掌握的势力决定了话语权的使用,特别是掌握了军事权力的刹帝利和掌握经济大权的吠舍两大种姓,在宗教方面对终极的追求表现出同样的兴趣,他们并不满足已有的世俗地位,想在精神领域也获得最高的成就,反对掌握了祭祀与精神话语权的佛教界的长老们,要求与佛等齐,既做人中的强盛者,也做宗教的高位者,在世俗与宗教两方面同样取得受人尊重的地位。因此他们宣传菩萨也充满了无可限量的法力,具足了与佛一样的智慧,不可思议。经说:“又菩萨兴起,满众愿行,明曜之、显照之,而普应现,皆成就之。以致弘大增进慧,益之而广清净,是为十顺清净定。彼众德而无边际, 其慧亦无挂碍,其菩萨行,亦无限量。彼菩萨德乘,过量难称。又其菩萨行处,难可断量,其菩萨所入,而不可测度。彼菩萨所兴化,亦无边际, 是菩萨之清净,亦难思议;其菩萨所修,亦难可尽;又其菩萨贤圣法, 亦无能极,以无可得,亦无念限。其菩萨所可得者,其菩萨所可因起, 其诸菩萨所应现行,其诸菩萨所当得。又其菩萨,明彻所至处。又其菩萨,所可彻见。又彼菩萨慧明所过。又是菩萨法行所可知见。又其菩萨行,应所当得。又其菩萨一切法行慧处,皆达之,是为十。其住于此大定者,无数、无限、无量、无边际、无尽、无称限、无思议、无我得之得, 是为十。菩萨以此定正受,入于一一诸行……”f 总之,能够通过菩萨行取得菩萨成就者,非一般人所能,这与印度种姓社会的制度是相符的, 早期的菩萨信仰同样也是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的真实反映。

 

  一般说来,北传大乘佛教的佛与菩萨是有区别的,“无量有情随根欲性作饶益故,由如是等觉义胜故,名为佛陀,不名菩萨。”g也就是说,佛是觉悟者,菩萨是正在精进觉悟者,所以菩萨要成佛,就要“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便于菩提勇猛心息,唯觉义胜故名佛陀,以能成就最胜觉故。”h释迦牟尼未成佛前是太子悉达多,这时他是菩萨,甚至他的前世也是菩萨。《佛本行集经》是释迦牟尼生平的传记,书里将释迦牟尼和他出世后,成道之前都称为菩萨,菩萨就是一位候补的佛。燃灯佛(Dipamkara)是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彼然灯佛作菩萨时,于末后身,生兜率天,从兜率天,降神来下,从右胁入,托于母胎,住居十月,满十月已,一心正念,欲生之时,放于光明,照彼佛刹,皆悉遍满。”i

 

  在南传佛教里面,菩萨是指佛的过去世本生。具体地说,就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大本经》是一部介绍释迦牟尼前的七佛生平到释迦牟尼入胎和出胎后的佛传经典,该经说:“菩萨之诞生七日后,菩萨母殁而生于兜率天。”j就是指释迦牟尼出生七天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经中又说:“菩萨出生则以两足平稳而立,向北方行七步,于白伞下,观望十方,而大声曰:‘我是世间之首位者,我是世间之最胜者,我是世间之至尊胜者,此是最后生,无再生也。’”k这是说释迦牟尼刚出生时,指天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是尊”的故事。l

 

  毗钵尸佛(Vipas)是汉传佛教去七佛的第一佛,在南传佛教佛毗钵尸则是菩萨。南传佛教的佛经说释迦牟尼出生前在母胎内时,毗钵尸菩萨入怀,“诸比丘!于此,毘婆尸菩萨由兜率天、正念、正知降下而入母胎,此乃〔诸佛〕之常法。m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 四天子为守护彼而随行四方:‘彼菩萨或菩萨之母,勿令任何人或非人, 伤害彼菩萨及菩萨之母。’此乃〔诸佛〕之常法。”n

 

  南传佛教的菩萨是佛的前世,有大威神力,有无限殊妙光明,经中说:“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由兜率天降下而入母胎时,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间,幽暗、黑暗之空间,于其处如是大威神力、如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达,然彼处亦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而生其处之众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识别:‘然,实有其他众生,住于此处。’而一万世界亦大震摇、大震动也。更有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显现于世。此是〔诸佛〕之常法。”o由此可见, 南传佛教的菩萨有佛的力量,但只是佛的前世。南传佛经里特别描述了菩萨在母胎内部的变化过程,菩萨入胎以后,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尤其是已经在先期培养方面下了工夫,如“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则自然持戒,而离杀生,离偷盗,离诸爱欲,离妄语,离饮酒。”p“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对于诸男子,心不生爱欲;q 又菩萨母亦不能被有具染心之男子所踰染”“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得五欲乐,具备、具足五欲乐而自绕乐之。”r这些入胎后的道德教育犹如现在所说的胎教,足以证明南传佛教非常重视道德培养,并把这种培养融入尚未出生的胎教之中,佛经说:“犹如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毘琉璃宝珠;具眼者置于手上,善观察此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此是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毘琉璃宝珠;此以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诸比丘!如是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萨母安乐而身体无疲倦;s又在母胎之菩萨,其大小肢体诸根具足无缺。”t清净殊胜、明净光耀的琉璃宝珠,没有瑕疵,配以青色、白色和薄黄色的线穿贯,具备一切相好。菩萨也是这样,因为母体好了,没有任何疾病,菩萨在母胎里也养得诸根具足无缺的先天强壮体魄了。

 

  释迦牟尼出胎前的菩萨,拥有种种神迹与异数,必然要表现出与其他人不一样,而且菩萨的母亲也要与其他的母亲不一样。经中说:“其他妇女怀胎,或九月或十月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怀胎十月而生菩萨。”u“其他妇女或坐或卧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立而生菩萨。”v“菩萨出离母胎时,先诸神承受彼,而后诸人承受彼。”“菩萨出离母胎时,菩萨不触地,四天子接承彼,立于母前曰:‘王妃!应喜之,御身所生子是大威力者。’”w“菩萨出离母胎时,净洁而出, 不为〔胎〕水所污,不为粘液所污,不为血所污,不为任何不净物所污, 是清净而净洁。”x“菩萨出离母胎时,由虚空出现二流水,一是冷、一是热;以洗菩萨及母。”y 不仅菩萨和其他生下的孩子有区别,例如菩萨出生时是由诸神来接生的,菩萨不触地,四天神捧在手里,而其他的孩子是由人来接生的。菩萨出生时是洁净而出,没有血污,而其他孩子为胎水等不净物所污,所以“诸比丘!犹如于迦尸绢布上,放置摩尼宝珠。摩尼宝珠不染污迦尸绢布,又迦尸绢布亦不染污摩尼宝珠。何以故, 两者具清净也。诸比丘!如是,菩萨出离母胎时,净洁而出,不为〔胎〕所污,不为粘液所污,不为血所污,不为任何不净物所污,清净而净洁也。”菩萨的母亲也与一般的母亲不一样,母亲怀着菩萨时,到了足月(十月)才生,其他母亲或在不足月(九月)就生,母亲生菩萨时是立着生的, 其他母亲是坐或卧生的,

 

  总之不管菩萨从入胎还是到出胎,他就与常人不一样,以此来显示菩萨的神异,具有圣人的权威,为后来创教并成为教祖,被后人尊为已觉悟者的佛陀做了很好的铺垫。

 

  中国禅宗的经典《祖堂集》说:“初民主王,号曰大人,第二珍宝王, 乃至第三十三善思王。如上三十三王子子相承也,亦是粟散而已。次下并是转轮圣王,嫡嫡相承,至于菩萨。”z 按经典所载,释迦族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此贤劫初,地建立已”aa 的时候, 人们选出当地最尊豪胜富贵大首领人转轮王种刹利王做首领,刹利王的儿子真实继承王位做了转轮王,掌管四天下。真实王之后,经过27代到了大须弥王时,整个家族“种姓苗裔,世世相承,并余小王,子孙继袭,住处名字,次第少多”,ab像小米一样,散布在名地,分出110个小转轮王,在众多的转轮王中,其中叫鱼王的转轮王住在彼褒多那城,鱼王的儿子叫真生,从真生之后,经过一百八十代后到大茅草王。由于大茅草王没有子嗣,最后通过血液传递,育出甘蔗王,自甘蔗王的后代一支到了迦毗罗卫定居,是为释迦族。《祖堂集》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转轮圣王,嫡嫡相承,至于菩萨”就是要说明几百代的转轮圣王家族,再代代繁衍下去,最后到了释迦牟尼成道之前的菩萨时代。南北两传佛教对菩萨的解释是有很大区别的,唯有在对佛陀成道前的菩萨解说是一致的,说明菩萨在早期佛教里面就是用来解释成佛或成道之前的果位,到了大乘佛教以后才发生大的变化,成为仅次于佛的信仰。

 

  菩萨是慈悲的代表,是慈悲行的榜样。南传佛教的菩萨是佛的前世或本生,是未成佛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也是过去世的第一毗钵尸佛,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菩萨的。北传佛教的菩萨除了有南佛教所有的菩萨特点之外,还将菩萨看作自利利他的实践觉悟者、发扬了佛的意志的发愿者和实践者,也是一般常人实现追求与解脱的榜样,这个时候的菩萨不是佛的前世,而是让每个佛教徒都可以去实现和做到的行者。

 

  引用:

 

  a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一。

 

  b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

 

  c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二。

 

  d  《大宝积经》卷第九。

 

  e  (西晋)竺法护译:《度世品经》卷第六。

 

  f  (西晋)竺法护译:《等目菩萨经》卷下。

 

  g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

 

  h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

 

  i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四。

 

  j  《长部经典》卷14大本经·第一诵品,《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6册,第283页。

 

  k  《长部经典》卷14大本经·第一诵品,《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6册,第283页。(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八云:“菩萨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观视四方,目未曾瞬,口自出言,先观东方,不如彼小婴孩之言,依自句偈,正语正言:‘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

 

  l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四云:“往昔以来,有如是法,凡诸菩萨初生之时,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无人执持。阿难!彼莲花上佛初生时,两足蹈地,其地处处皆生莲花,面行七步,东西南北所践之处,悉有莲花,故号此佛为莲花上。当于彼时,无量无边百千万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时大唱,处处出声,发如是言:‘此大菩萨,名莲华上。’因于天人唱此声故,彼佛世尊,号莲花上。”

 

  m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世有众生,入母胎时不能正念, 或住母胎亦复不能专心正念,或复生时亦不正念。或有众生,入母胎时能专正念,住于胎中亦能正念,出胎之时亦能正念。或有众生,入胎正念,住胎正念,出胎之时不能正念。菩萨入胎心亦正念,住胎正念,出胎正念,此是菩萨,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说法教化,无忘无失, 知于众生机根而说,此是往昔希有瑞相。”

 

  n  《长部经典》卷14 大本经·第一诵品,《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6 册,第283页。

 

  o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

 

  p  《长部经典》卷14 大本经·第一诵品,《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6 册,第 283 页。以下凡没有标示出处的,均出于此。(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胎,母受禁戒,心常奉持戒行而行。自余众生在母胎时,母行杂行。菩萨在胎,母持禁戒, 不行杂行,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q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胎,其母不生欲染之想, 不为欲火之所恼乱,时菩萨母,恒行梵行。自余众生,入母胎时,不久其母,欲心炽盛,倍多于前。菩萨在胎,其菩萨母,于自夫边,犹尚厌离,不行淫欲,何况余人?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r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胎,其菩萨母,如前端政,种种相貌,悉皆可喜。自余众生,在于母胎,其母损瘦,体不洪满,气力羸弱,倍于常人。菩萨在胎,其母常生欢喜之心,戒行威德,身色最胜,最妙最尊,此是菩萨未曾有法。”“菩萨在胎,其菩萨母,志习庶几,乐憙行檀。自余众生,在母胎时,其母悭贪,不憙布施,悋惜财物。”“菩萨在胎,其母意乐行于布施,心意开解,居自家内,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s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胎,其菩萨母,恒于一切诸众生边,作大利益安乐之心,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t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胎,其母欲观于菩萨时,即见菩萨在于胎中,身体洪满,诸根具足。譬如明镜鉴于面像,其母见已,欢喜踊跃,充遍于体,不能自胜。自余众生,在于母胎,被歌罗逻及阿浮陀之所覆蔽,而不能现。菩萨初入母胎之时,身体充满,五支五根,皆悉具足,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u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在于母胎之时,其菩萨母,受大快乐,身不疲乏。自余众生,入于母胎,或复九月,或复十月,母受负重,身体不安。菩萨在胎,母若行坐若眠若起,皆得安乐,身不受苦,此是菩萨未曾有法。”

 

  v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四云:“时菩萨母仰观虚空,安庠右手攀引树枝,枝即垂下。时,王夫人,即以右手,捉于树枝,从右胁间,出一童子,端正可憙,名曰然灯,自然而合手十指掌。”

 

  w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初从右胁生时,四大天王抱持菩萨,将向母前示其母言:‘世大夫人!今可欢喜。’夫人生子,既得人身,诸天犹尚欢喜赞叹!况复于人?是故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

 

  x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七云:“菩萨初从母胎出时,无苦无恼,安庠而起,一切诸秽,不能污染,或屎或尿,黄白痰癊,或脓或血,皆不秽着。自余众生, 出母胎时,诸恶杂秽。”

 

  y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八云:“菩萨生已,诸眷属等求觅于水, 东西南北皆悉驰走,终不能得。即于彼园菩萨母前,忽然自涌出二池水,一冷一暖,菩萨母取此二池水,随意而用。又虚空中,二水注下,一冷一暖,取此水洗浴菩萨身,此是菩萨希奇之事, 未曾有法。”

 

  z  泉州招庆寺主净修禅师文僜述:《祖堂集序》。

 

  aa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四。

 

  ab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