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室町时代禅画:
当头棒喝的临济宗 黄檗禅师像

 

发布: 2016-06-24 11:59:58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新浪佛学   

 



 

  • Default
  •  









     

      十五世纪 室町时代禅画

     

      挂轴 纸本油墨 尺寸:110.6× 42.8 cm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 隆日编译

     

      黄檗,法讳希运,福建闽县人。师从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尽得禅宗“大机大用”、“即心即佛”的佛法精髓。《祖堂集》说他相貌古怪,身长七尺,额间隆起一个大肉球,象缀了一颗硕大的佛珠一样;此画中这一特征十分明显,又为了表现黄檗禅师的“棒喝”特征,禅师的双目圆睁格外威严、咄咄逼人。

     

      传说黄檗禅师脾气不好,他接纳新弟子时,有一套规矩,即不问情由地给对方当头一棒,或者大喝一声,而后提出问题,要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而且每提出一个问题时,都要当头棒喝。黄檗禅师的目的,是考验对方对佛教的虔诚和领悟程度,告诫对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读深究,弄清佛法的奥妙。黄檗禅师的这种古怪的传教方法,后来便被佛门采用流传。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延伸阅读 摘自网络)

     

      黄檗,法讳希运,福建闽县人。小时候在江西高安鹫峰山(后改黄檗山)出家。出家不久,先后来到浙江天台山和上都(陕西西安)寻访名师,后经一老妇指点,重回江西拜谒禅宗六祖慧能的二代传人马祖道一,当时,马祖已经圆寂,于是就从师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尽得禅宗“大机大用”、“即心即佛”的佛法精髓。

     

      这个黄檗,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祖堂集》说他相貌古怪,身长七尺,额间隆起一个大肉球,象缀了一颗硕大的佛珠一样,并且脾气很坏,喜欢打人。唐宣宗李忱没做皇帝之前,曾与黄檗共同在浙江杭州盐官(就是现在的海宁县)海昌院一起修行。李忱看到黄檗拜佛和其它人有点不同,就问:“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你礼拜祈求什么呢?”希运说:“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就是常拜拜而已。”李忱又问:“没有目的,那有什么拜头”?黄檗见他有点执着,“啪”地伸手就是一巴掌。李忱说:“你这个人真是太粗鲁了。”黄檗说:“这是什么地方,说粗说细?”又打了李忱两下。后来,黄檗圆寂,李忱已经贵为皇帝,想起这件往事,就敕他谥号“粗行禅师”。因为当时的宰相裴休和黄檗关系不错,曾执过弟子礼,就对宣宗李忱说,黄檗打你三巴掌,实际上是帮你断了“无法、无往、无来”这前、今、后三际呢!宣宗一听有理,便改谥号为“断际禅师”。其实,黄檗打李忱或许跟脾气坏有关系,但也说不上是真打。用现在的话说,这“打人”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禅宗慧能所创的“顿悟”、马祖的“大机大用”等修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黄檗在宁国凤形山说法时有一句著名的谒语:“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佛教界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推广,并且起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当头棒喝”。

     


     

    黄檗禅师出家的感人故事

     


     

      黄檗希运禅师,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但也在安徽南泉禅师处得到印证。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从未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却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儿子毫无音讯,她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为了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水僧,并且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黄檗禅师三十年参禅行脚,足迹遍天下,就是不曾回到故乡。五十岁时,他在一次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地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三十年的光阴,孩子的声音变了,母亲不再听得出来;母亲的容颜变了,额上布满了沟沟壑壑。黄檗禅师望着近在咫尺满头白发的母亲,几乎不忍再看。老妇人低头替黄檗禅师洗脚,耳里听黄檗讲道,手上毫不怠慢,一下一下沾水摸索,细心地把黄檗禅师的脚洗得干干净净。

     

      当母亲为黄檗禅师洗好了右脚,让他把左脚换过来的时候,黄檗禅师赶紧把左脚藏起来,说:“阿弥陀佛!贫僧左脚带伤,碰不得水,施主好意,贫僧心领了。”

     

      老妇人愣了一下,没说什么,摸索着端起水盆,正要起身去倒,像是想起了什么,望空怔视了一会儿,摇摇头,蹒跚着出去了。

     

      黄檗望禅师着一跛一拐走进来的老妇人,心一紧,依旧放平了声音说:“善女人!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人子出家,不是舍弃父母,而是对父母真正的孝爱,因为要与父母永生相守……”

     

      “佛陀出家,离开了父母,并不是舍弃父母。因为人子尽孝,孝有大小:衣食奉养是小孝;光宗耀祖不过中孝;而超拔父母永生,乃是大孝……”黄檗禅师娓娓地向母亲讲述着。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

     

      黄檗禅师走后,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近疯狂似叫道:“难怪声音像我儿!”说着就拼命的追出去,一直追到大河边。

     

      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地跳到河里,不幸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船上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心起,即刻乘船返回,把母亲的尸体背上河岸,亲自捡木头,堆有一人高,然后把母亲的尸体放在木堆上。

     

      此时,全村庄的人都围过来,对黄檗禅师的举动疑惑不解。黄檗禅师沉重而庄严的举火点燃木堆,火焰顿时腾空燃起,他站立在旁边,双手合十,仰对虚空,高声唱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话音刚落,在熊熊的火焰当中,顿时显出一位天女,端庄秀丽,随着火焰之光徐徐上升,天女临别之前向黄檗禅师开口道:“孩儿啊!很感激你超度母亲升天,你为了成就道业,为了众生,割舍母子亲情,母亲现在才恍然彻悟,承蒙孩儿的慈悲超度,母亲今可升天受乐,就此禀白,后会有期!”天女说完,冉冉升天,不久没于虚空。

     

      黄檗禅师随即说偈曰:“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围观的村民看到这情况,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转自:新浪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