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9-02-28 16:00:00   作者: 王赐川   来源: 香港寶蓮禪寺   

 

隋唐五代时期的天台宗

 


    

 

  从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中国陷入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西晋有短期的统一)。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了中国。 

 

   与国家统一相应,佛教也结束了南北异趣的局面并得到新的发展,突出的表现是宗派的竞相建立。天台宗就是在隋代建立的第一个宗派。“三阶教”差不多与天台宗同时建立,但在唐朝遭查禁,后来湮没无闻。

 

    一、天台宗的思想渊源与先驱

 

    天台教学,源于印度佛教,吸收中国文化并加以改造、创新,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

 

    在吸收中国文化方面,如其性具善恶说,就与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关。

 

    天台教学之直接来源,则是印度佛教。灌顶在《摩诃止观略说缘起》中说:“行人若闻《付法藏》1,则识宗元。”世尊付大迦叶,终师子二十三人。“诸师皆金口所记。”2

 

    湛然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中说:

 

    若不先指如来大圣,无由列于二十三祖。若不列于二十三祖,无由指于第十三师(龙树)。若不指于第十三师,无由信于衡崖(慧思)台岳(智顗)。故先譬其由,如寻源讨根。3

 

    佛教各宗派均以释尊为始祖。无迦叶王舍城结集,则佛典不传,无诸师相承,则法脉断绝。但在二十三祖中。对天台教学有直接影响的,则是第十三祖龙树。“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是高祖(慧文)师也。”4

 

    淇然在《传弘决》中将“金口所记”称为“金口祖承”,又将慧文、慧思、智顗称为“今师相承”。5而慧文、慧思则为天台宗的先驱。

 

    (一) 慧文

 

    慧文事迹的最早记载是《摩诃止观略说缘起》:

 

    南岳事慧文禅师。当高齐之世,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论》是龙树所说,《付法藏》中第十三师。6

 

    聊聊数语。《续高僧传》亦仅在《慧思传》中附上几句:“时禅师慧文,聚徒数百,众法肃清,道俗高尚。”7

 

    从中可知慧文是高齐(550─577)时的大禅师,为慧思的老师。有徒众数百,声望很高,所弘为龙树的《大智度论》。

 

    志磐在《佛祖统纪慧文纪》中,对慧文悟龙树禅法,述之颇详,8兹简介如下:

 

     慧文阅《大智度论》(第三十卷)引《大品》云,欲以道智9具足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论》自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 智、一切种智10,断一切烦恼及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答曰:实一切一时得,为令人信般若波罗密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如一心有生、住、灭三相。

 

    文师依此文以修心观,证一心三智。

 

    《统纪》又说:“师又因 读《中论》,至《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大悟,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 空有不二,名为中道。师既一依释《论》,是知远承龙树也。”这是说,慧文读《中论》而悟一境三谛。

 

    “一心三智”与“一境三谛”之禅道为慧文所创,故灌顶说,其“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

 

    慧文禅法是对当时禅法的一大突破:

 

    与慧文同时,佛陀禅师及其弟子僧稠的禅法在北齐占统治地位。其禅法是十六特胜法、四念处,基本上是声闻禅。也有讲大乘禅的,如《传弘决》卷一之一称与慧文同时的最师(可能是昙无最,精通《华严》)“多用融心,性融相融,诸法无碍。”11但不成系统。

 

     慧风在《天台宗一心三观法门的起源》中说:“从声闻禅数转变到般若禅;从一般游心于缘生法的广泛境界上转向观自心源的心法上来;从理论是般若的,实践是 禅数的分裂上,转向般若的理论与般若禅的实践统一上来,到文师而跃到纯一,而达到了‘法门改转,后多胜前,非复可论(九师)相承也’(《佛祖统纪》)的阶 段。所以文师正是这个转捩点。他是依《论》立观的,从他传授给思师,思师传授给□师,所谓‘自此授受,始终(与前)异,始可论师承耳!”12

 

    慧文的“一心三智”与“一境三谛”,经智顗改造,成为天台教义之基石。

 

    (二) 慧思(515─577)

 

    1、生平事迹

 

     慧思,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俗姓李。幼时即归佛乐法,“年十五,出家受具。谢绝人世,专诵《法华》,日唯一食,不受别请。年二十,因读《妙胜定 经》,见赞美禅定,乃遍亲禅德,学摩诃衍。常居林野,经行修禅。后谒文师,咨受口诀,授以观心之法,昼则驱驰僧事,夜则坐禅达旦。”13

 

    《续僧传》说,他在坐禅中,“禅障忽起,四肢缓弱,不胜行步,身不随心。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观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又发空定,心境廓然。”14结夏后,豁然大悟法华三昧15。自后所未闻经,不疑自解。

 

    慧思在34岁时即外出弘法。当时北方崇奉僧稠一系的声闻禅,对大乘禅竭力排斥。菩提达摩弟子慧可到东魏邺都讲《楞伽》,有徒众千人的道恒禅师,斥之为“魔语”,贿赂官吏,非理屠害,几至其死。慧可“遭贼斫臂”,可能与此有关。可见大乘禅法的弘传,并非一帆风顺。

 

    慧思弘法遭遇,与慧可如出一辙,兹述其逆境:

 

    (1)548年,34岁,在河南兖州与众议论,为恶比丘所毒,垂死复活。“初出茅庐”,即遭不幸。

 

    (2)553年,至郢州,为刺史刘怀宝讲摩诃衍义。诸恶论师以生金药置毒食中,经七日得愈。

 

    (3)556年,42岁,在光州城西观邑寺讲摩诃衍。有众恶论师竞欲加害。师威严讲经,令恶论师信服。

 

    (4)557年,至南定州为刺史讲摩诃衍,被恶论师“断诸檀越(施主),不令送食,经五十日,唯遣弟子化得,以济身命。”16

 

    554年(天保五年),慧思率徒至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为众讲说于大苏山。他在大苏山住锡14年,为生平住锡时间之最长者。师名行远闻,学徒日增。智顗也是这时来大苏山的。

 

    光州为陈、齐边境。烽火不断,很不安宁。慧思于光大二年(568年),入居南岳衡山。陈宣帝尊称其为大禅师,敕赐寺额“栖玄寺”。在南岳住锡至太建九年(577)入灭,历时10年,时间之长,仅次于大苏山。

 

    2、主要著作及内容提要

 

    《续僧传》说,慧思“凡所著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造《四十二字门》两卷,《无争行门》两卷,《释论玄》、《随自意》、《安乐行》、《次第禅要》、《三智观门》等五部各一卷,并行于世。”17今存者仅以下三部。

 

    (1)、《诸法无争三昧法门》两卷,约2.2万字。载《大正藏》卷46。

 

    学佛应先持戒修定,慧由定生。本书重点讲“四念处”观,即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净于苦乐舍三受;心念处,观身心空寂;法念处,破有始无明为尽智,断无始无明为无生智,名为如如性,涅盘非有非无。“无争”是“空”之别名。

 

    (2)、《法华安乐行义》一卷,约8千字。载《大正藏》卷46。

 

     法华行(实践)有二。一是有相行,指《法华普贤劝发品》的观普贤行。奉持《法华》,精进不懈,能获普贤灌顶而大开智慧。二是无相行,据《法华安乐行 品》修定,体得“心相寂灭,毕竟不生”,“生死涅盘,无一无异。凡夫及佛,无二法界,故不可分别”之三昧。无相行为本书重点。慧思以其屡遭迫害的生活体 验,演述此书。

 

    (3)、《随自意三昧》一卷,载《卍续藏》精98册。

 

    即非行非坐三昧,为台宗四种三昧之一。本书依首楞严三昧而作,谓菩萨修六度,必以定为本,观四威仪,于一切时、事,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

 

    此外,还有三书。

 

    (1)、《立誓愿文》一卷,约8千字。载《大正藏》卷46。

 

     道宣在《续传》(645年成书)中未录此文,但他在《大唐内典录》(664年成书)中录有此文。文中所载慧思事迹及思想,与《续传》相合,不能判伪。 558年,时年49岁的慧思在大苏山完成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密经》一部,并造琉璃宝函盛之。即于此时发大誓愿:“我当度脱,无量众生。未来贤幼,弥勒出 世,说是摩诃般若经典──《波罗密经》。若我得佛,十方世界,六道众生,闻我名字,即发无上菩提之心,住不退转。若不尔者,不取妙觉。”愿文近似于法 藏比丘(弥陀因位)之四十八愿。文中所说之末法思想、恶行比丘,反映了当时之佛教概况;还有与道教调和的色彩。

 

    (2)、《大乘止观法门》四卷,约3.7万字。载《大正藏》卷46。

 

    隋唐时代,中国人不知有此书,包括智顗,灌顶、湛然诸祖师在内。北宋咸平三年(西元1000年),日僧寂照将此书送到中国,“既登鄮岭(四明山),解筐出卷”于遵式之前并刻版流通。

 

    本书用《起信论》及《华严》的思想作结构,如一心、二门、法界无碍、三业大用等,与慧思原有着作之思想迥异。原有着作,无《起信》踪影。近人多认为《起信》非真谛译,为真谛灭后出现之作品,慧思不可能见到。

 

     圣严法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18文中,不怀疑《起信》为真谛译。又说:“怀疑本书之非出于南岳所作,这也未必能够视为确论。”“从本书标为‘曲授 心要’看,可知本书不是撰述之作,而是一种口传的或口述的作品。在唐之道宣时代(596─667),可能尚未成为一部书的形态。”(赐川按:两人入灭时 间,相差90年。)“我仅作论断,尚无法也不必作为本书真伪的最后定论。”19

 

    吴可为先生在《〈大乘止观法门〉作者考辨》20中说:“我们不 仅有理由相信它确实是出于慧师大师亲笔所作,而不是一部由弟子编修的作品。”但他笔锋一转,“我们本也无意于此问题上作一最终的结论。重要的乃是思想 本身,而不作为思想到来之通道的思想者。”吴先生所关心的是本书的价值而不是思想者(作者),本文的题目又是《作者考辨》,令人茫然!我们不否定本书的价 值,但不定位于哪个作者,就难以作为慧思之思想体系了。

 

    由于真谛译《起信》有争论,就不能肯定慧思读过《起信》,因而慧思着本书或“曲授心要”也就有争论。按智者大师曾于开皇十二年(592)八月“往衡山,营建功德,酬师恩也。”21智者为思禅师之嫡传,到衡山而未见、未闻此书,亦为当时无此书之傍证。

 

    陈寅恪先生认为本书“当系唯识宗华严宗盛时天台宗人之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