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9-06-26 08:55:00   作者:    来源:    

 

华严宗思想源流(一)

 


 

一.华严经与华严法会

 

  华严经是一切佛 经中最不可思议的经典,其不可思议处包括此经的地位,宣说方式,经卷数目,以及出现人间的因缘,乃至其中的内容,无不充满了神话及譬喻,在神奇幻化的意象 中华严经展现世尊顿悟圆證之刹那,心领神悟天地人间之清净圆融的奥祕。憨山大师说:『不读华严不识佛家富。』,高僧传也记载唐太宗问隐士孙思邈:『佛经以 何为大?』孙氏曰:『华严经为诸佛所尊大。』又问:『玄奘大师所译六百卷大般若经岂比不上六十卷华经?』孙氏答:『华严经是阐明法界(宇宙)事事物物无穷 的缘起相生并且又彼此圆融无碍的无上宝典。它包括一切佛法的法门,且於其中任一门中,都可演化出其数等同大千微尘数的无量经卷,而大般若经只是华严法界经 中的一项法门而而已。』唐太宗听了孙思邈的话,於是受持了华严经。

 

  华严之富贵无极,是指华严经中对於宇宙之中事事物物圆融交参清净无碍境界的描写,此一清净境界已由般若的毕竟空义,一变而为普摄万物的至妙圆境。它与般若空义之间最大 的不同即在於宣说法界缘起的一面,然则般若思想则从万法性空的一面来宣讲佛理。大般若经将性空说到极处,但是其易於令凡夫生起畏怖虚寂之心。华严经则把缘 起法门作了神而明之的超越,生灭无常的因缘苦网顿化作绝妙的大净土,事事物物宛若天上繁星交相辉映, 既莊严而又瑰丽无限。        

 

  此外由於华严经是如来初證大道之时,为诸天神佛所宣讲无上妙道,此一法会非为凡夫所见,也非一般凡夫所能理解,故其莊严崇高更为引人生发无限的敬畏嚮往之情。凡夫在此惟见一枯瘦比丘菩提树下盘坐苦思,过了一日又一日,忽然有一日,这比丘突然面露微笑--一种仿彿洞察一切,包容一切的,既智慧又慈悲的微笑,这微笑正是解脱 者所特有的微笑,天地之间的一切奥祕似乎就摄藏在这抹微笑之中。

 

  依经上记载此时佛陀虽然身在摩竭陀国阿兰若菩提道埸,郤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法身的身分,所谓毗庐遮那佛(VAIROCANA),在宇宙的中心:莲华藏世界海中,会集一切世界的菩萨,十方众神,天龙八部,天王....等等,举行法会。毗庐遮那(VAIROCANA) 是遍一切处的意 思。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描述如来證道之时的法身莊严境象:『尔时世尊处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叁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 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於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遍一切,於诸国土平等随入,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菩萨众中。威光赫变,如日轮出,照明世界,叁世所行,众福大 海,悉已清净,而恒示生诸佛国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佈大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身遍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叁世诸佛,所有神变,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莊严,悉令显现。』

 

  释迦牟尼佛其时 所体现的乃是一切诸佛的法身毗庐遮那佛。此佛乃是週身放射金色真理之光的大佛,他的身体与宇宙等同,遍布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世界及一一事物之中,大至须弥山小至一毛一尘之中,皆有毗庐遮那佛法身充布其中,并且无时不刻演说无尽缘起圆融无碍的佛法,以教化调伏一切众生。

 

  毗庐遮那佛并非 用语言言说来演说佛法,而是用四时常行无时不在的诸佛法身来宣说宇宙万物全体法界清净莊严的永恒奥祕,这奥祕从未被刻意隐藏过,宇宙万物的清净法身也无时不具存於自身当中,但这奥祕郤唯有證悟大道的如来方能明白清楚地具见,天地之间的清净和谐。人间一切痛苦烦忧痴怨贪毒,皆是人心自己的无明妄想,看高山飞云,流泉飘风,又何尝有甚忧苦贪毒?万物仅只缘起缘灭地变化著,既自在而又无言。是以华严经中毗庐遮那佛不用言语演说佛道,而是以全身放射真理之光,由齿间,眉间,两足轮,两足指,两足趺,两膝轮,眉间毫,口间等处放光说法。由著慧光启示与会的菩萨及天人神主等,将之一同含摄於光芒四射的如来法身之中,使 其领略宇宙(也是如来法身)的常乐我净,同时也是生机无限的本质。苏东坡有一讚佛诗,即能显此如来法身等同宇宙之想法之一二: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天地是一大佛,举目所见莫非佛身,倾耳所闻儘是佛偈,我亦是万物之一,故我亦与佛身等同。这一全收万法於如来法身之中的思想,便是华严经所深刻蕴含的意义。

 

  华严法会非为凡 夫所能睹所能闻,是由於华严法会中如来本就不是用文字语言来说法传道,这乃是最早的不立文字之心传(由此可知後世禅教合一的发展其来有自)。然而会有文字 华严之流佈人间,是由华严法会中除了毗庐遮那世尊之外,尚有其他诸大菩萨由於得到了世尊慧光的启示,於是在法会之中,解释颂扬讚歎如来世尊之盛大功德智 慧,并为其他二乘之人演说缘起无碍的法门。所以华严经基本上有可以分作两部分,一为不能言说只可證入的如来果地海印叁昧一乘别教门,一则为众菩萨为未臻上 乘之众生所解释的缘起因分同教门。别教的意思即谓唯佛能够自證,未證佛境者则不可言喻;同教的意思则是一般凡夫皆可依之修行以上求佛道,但到最後仍须进入别教的境界,才算是真地證悟成佛。

 

  唐代印度僧人真谛叁藏叙述华严经的传说:华严经自集结之後祕藏龙宫六百馀年,未曾出现人间。後来龙树菩萨因无上机缘得到大龙菩萨的接引到了龙宫,因才得见华严祕藏。此经原有上中下叁本,上本有十叁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这也是说整个宇宙一事一物尽是华严经的一偈一品;中本则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 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而即便以龙树菩萨之聪明才智,他所能够记诵受持也只有下本华严经。虽然这仅仅是传说,但可想而知华严在诸经中的特殊地位,尤其 所谓上本华严,正是象徵以世界为经偈,以宇宙为大佛的华严思想的特色。

 

  依据现代佛教文献学的研究,华严经自然不是龙树从龙宫带出来,而是经过一番长期的集结方才形成。然而我们若深入地研究这些神话传说,郤是更为容易理解背後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现传华严经有叁本,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及四十华严叁种。六十华严是东晋支法领历尽艰难险阻,来到于阗东南二千馀里的遮拘槃国,该国国王历代崇信大乘,国中祕藏华严经,大 般若经,大集经等皆十万偈,国王亲自信奉诵持,并且亲掌经室锁钥,每次读诵佛典之时必燃香供花至为莊重,同时定立国法不许经典流传国外。後因国王感佩支法 领为求佛法不畏生死的志节苦心,遂赠华严经的前分叁万六千偈的梵文,後由佛陀跋陀罗(觉贤叁藏)率法业,慧严,慧观等一百多人於扬州道场寺翻译此经,历时叁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叁月至恭帝元熙二年六月,418A.D.- 420A.D.)译出,即今传之六十卷华严。

 

  觉贤本是印度迦维罗卫国人,自幼出家,才德兼具禅律兼修受到智严的请求跋涉叁载,途遇高山危崖,冰雪风霜,粮用中竭,甚而海贼抄害,方才越葱岭经交趾由海路达青州东莱, 其後遊化中土,与鸠摩罗什互畅玄义,後受东晋士绅的邀请,在扬州道场寺翻译支法领所带回来的六十华严。(诸如觉贤,支法领等人之求道弘法,不畏艰危,不捨 性命的事蹟高僧传中随处可见,由此亦可见两晋至隋唐五六百年之间人们对於解脱之道的渴求。) 

 

  武周之时,武则天崇信佛法,知晋译华严不全,派人向于阗国求取四十万颂华严梵典,又礼聘于阗国之硕学实叉难陀(喜学)前来主持译经的工作,在遍空寺中,由菩提流志,义净帮助宣读梵文,复礼,法藏(华严叁祖)等人则等笔润文,自则天證圣元年至圣曆二年(695A.D.-699A.D.),经五载寒暑方才译出,即今之八十华严。一百年後,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A.D.)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师子王,派使贡国王亲笔所书之华严梵本。翌年,罽宾人般若叁藏於长安崇福寺著手翻译,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和圆照,鑑灵担任校定,等受,润饰的工作,此经於德宗贞元十四年(798A.D.)二月译毕,这便是今传之四十华严经。 

 

  其实叁种华严经译出之前,早有各种华严支分经的散译,依据法藏(华严宗叁祖)所著的华严经传记的记载,觉贤之前的华严支经共有叁十四种,而著名的四十华严更是由华严经入法界品一品独立出来成一经,故四十华严又名入法界经。

 

二.华严经在中土流行之概况

 


1.论释

 

  中土对华严的研究乃是与其他经典一样,都先立基於印度的论之上。相传龙树将经携出龙宫後已造大不思议论十万颂,用来解释此经,然真正流传於世的乃是十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 及十住论一十卷,二书俱为龙树所造,由鸠摩罗什所译出,但前书(十住毗婆沙论)由於记诵梵文的耶舍叁藏记诵不全,故仅译出释十地品之第二地。另一至为重要 的论释则为世亲菩萨所作的十地经论,此论後来东传,至後魏有北天竺叁藏菩提流支(希觉)来此翻译,又有中天竺叁藏勒摩那提(宝意)与流支在洛水南北各译一本,二本所译不同,後虽由僧统慧光请二师参较同异合成一本,但由於二师所依之思想渊源不同,造成对於经论解释的不同。流支偏重以唯识(阿赖耶妄识)思想来 解释十地论,勒摩那提则以如来藏自性之清净心作解,於是引发後来依十地论为研究主题的地论宗分作南北二系。菩提流支一系流行於相州北方(今河南临漳县)称作相州北道,勒摩那提一系则流行於相州南方,称作相州南道。相州南道流行较久,後来被华严宗所吸收,此派便和相州北道一样消失不见。

 

  华严宗在义理上除受地论宗哲学的影响之外,它还受摄论宗思想的影响,摄论宗顾名思义即以摄大乘论为研究对象,此论原是无著菩萨所著,西元五叁一年由佛陀扇多译出,但其时正当地论盛行的时刻,因而未受重视,直到真谛叁藏将世亲菩萨的摄大乘论论释译出,并大加弘扬,摄论方才受到世人的重视。摄论宗的思想最主要的特色在於强调 摄大乘论中第九清净阿摩罗识的出现,同时这一思想并在後来之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的思想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大乘起信论是又较地论及摄论对华严宗乃至中土佛学思想影响尤为深远的一部论典,相传是马呜菩萨所作,为真谛译出,关於大乘起信论的作者聚讼纷纭,不过现代学者大致相信大乘起信论并非马呜菩萨所作而是 真谛或者中国僧人假託之作。

 


2.判教

 

  判教是在肯定一切佛经皆为佛说的前提之下对於诸佛经作一适当位次的安排,定其高下并进而描绘佛陀教法之全部蓝图。判教活动最早可以上溯部派佛教时上座部对於了义及不了义佛法的区分,後期大乘佛教空有二宗对峙之时,二宗则皆依解深密经中如来以叁时说法的典故作对自宗有利的判教,以自宗为第叁时之究竟了义教。中国南北朝时 期,判教活动尤为兴盛,这是由於这时佛教进入中国已有一段时期,对於佛教的理解及佛经论典的翻译吸收也有相当的根基,因而已能从对佛教信仰的层次,提升至 可以质问怀疑众佛经彼此之间相互衝突乃至矛盾之原因,并也可半基於信仰半基於学术的立场,尝试对此一问题提出解答,同时中国之判教更有著为了中国信徒在浩 瀚如海的佛典中,提供一张指引修行佛道的地图:何经是方便法门,何经是究竟法门,何者是顿教经,何者是圆教经。

 

  华严经首由东晋的慧观立二教五时说判为顿教经,慧观是鸠摩罗什弟子,曾参与六十华严的翻译工作;其後南齐的刘虬判渐顿二教也将华严判为顿教经。此外南道地论宗对於华严经 向来甚为重视,慧光律师便将华严经判为渐顿圆叁教之中的圆教经,这一观念和前面将华严判为顿教经的说法,一样皆为後来的华严宗所吸收,因而建立起华严宗之 圆顿思想。

 


3.信仰

 

  南北朝中叶以後,对於华严经的研究开始盛行,依於华严经的信仰活动也逐渐流行,社会上有不少人相信华严乃是佛教最究竟之宝经,便以读诵华严经为日课,或者修华严观法经 忏,同时亦有不少关於修持华严的灵异传说流行民间(可详见法藏所编集之华严经传记一书)。据载北魏末期以华严经为修持典範的聚会开始形成,南齐竟陵文宣王开始创立华严斋会,隋朝有海玉组织华严众,唐代则有与法藏同时的益州(四川)宏法师劝信徒集结福社共诵华严经。通过此次信仰的风潮,华严示方才逐渐形成。 虽说其中有著不少今日信众未必能够接受的修行方式(如北齐王子之自焚烧身供养文殊师利菩萨),或者宛若天方夜谭的灵异故事,但这的确代表那一时代信仰之虔诚,甚或我们亦能在其中发掘出一些意在言外的内涵。以下我们便略述这样一则故事:

 

  唐代有一京师人名王明幹,既未皈依佛门受戒修行也未曾修善因,一日病死被带到地狱,门前遇见地藏王菩萨,教王氏诵一偈文:『若人欲求知,叁世一切佛,应作如是观,心造诸如来。』王氏入殿之後閰王问他生时有何功德,他说平生只受持一句佛偈可算作功德,并当场诵读此偈,閰王一听便当场释放王氏,并及同时闻此佛偈之受苦众鬼, 因为此偈乃是华严经夜摩天宫品中之一偈,受持此偈有无量功德。

 

  此偈的确重要, 但是它的重要性是在於说明叁世诸佛唯净此心,能观心净则便是佛,若此心染污则为凡夫众生,它提示出一心能染能净能圣能凡的重要地位。如说平生不为善行胡作非为,就只熟记一首佛偈便可不畏因果不理报应,天下那有这等便宜的事。更何况所谓受持一偈,并非只是熟记它就成了,而是要依此偈所说的义理来修行,如果真 有閰王因为闻说此偈,便就既往不究,那这閰王不是胡塗透顶,便是如凡间官僚一般畏惧特权,只要狐假虎威一番,拿首佛偈当謢身符便可轻易过关,死而复生,更 何况若真行的话,这人每死必诵,岂非就长生不老,永远死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