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译主-求那跋摩

 

发布: 2018-03-13 21:01:55   作者: 百度百科   来源: 本网转载   

 


 

  求那跋摩,有人称为求那跋陀罗。汉语译为功德贤,古印度僧人、译经师,刹帝利种姓,他们家族世代为王,管辖罽宾国。其祖父呵梨跋陀,又称狮子贤,因为人刚强、正直而受到排挤。其父伽阿难,又称众喜,潜身匿迹,隐居于山泽。跋摩14岁时,便才华出众,聪慧大度,仁爱广博,崇德务善。

 


 

幼怀慈悲

 


 

  他的母亲想吃野味,让他去备办,他对母亲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贪生的,残害生命,不是有仁德的人所为。”母亲大怒,说:“若是得罪了神灵,由我来代你受罪。”后来跋摩在煮油时,热油烫伤了手指,跋摩对母亲说:“你代我忍受痛苦。”母亲说:“痛在你身上,我怎能代替你?”跋摩说:“眼前这苦,尚且不能代替,何况是三途(佛教指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呢?”母亲因而悔悟,从此不再杀生。

 

  跋摩18岁时,一个看面相的人对跋摩说:“您年满30岁时,当君临一国,南面称王。你若是不要世俗的荣华富贵,就能够得成圣果。”

 


 

精通三藏

 


 

  跋摩20岁时出家、受戒,精通九部经,博晓四《阿含经》,诵经百万余言,对律部有深人地研究,妙入修禅的要道、禅法的要义,当时的人们都称跋摩为“三藏法师”。

 


 

志在弘法

 


 

  跋摩30岁时,罽宾国王去世,国王没有后嗣,众人议论道:“跋摩是帝室的后裔,且又德才兼备,应请跋摩还俗,继承王位。”满朝大臣再三恳请跋摩还俗即位,跋摩始终没有答应。跋摩辞别了师父和众人,一个人来到深山野谷,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跋摩来到师子国,观察风俗,弘扬教化,许多识真佛教的人都说跋摩已得初果(声闻乘中第一预流果)。跋摩又来到阇婆国(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在他没到的前一天,阇婆国王的母亲夜里梦见一个和尚,坐着飞船来到国内。第二天早上果然是跋摩来了。国王的母亲对跋摩敬以圣礼,从跋摩受五戒。国王的母亲劝国王说:“前世的因缘,使我们成为母子,我已受戒,而你却不信奉佛教,我们的因缘,恐怕会断绝于今生。”国王迫于母亲的命令,只好奉命受戒,接触佛教时间久了,国王也开始信奉佛法。不久,邻国起兵侵犯边境,国王对跋摩说:“外贼自恃力量强大,侵犯我国,若是与敌战斗,必然会死伤很多人;若是不战,国家就要灭亡。今唯师父之命是尊,不知师父有何计?”跋摩说:“面对敌人的侵略,必须进行抵抗。但是心中应存慈悲,不应起害念。”

 

  国王亲自领兵拒敌,刚一开战,敌人就败退了。国王被流箭伤了脚,跋摩用咒水为国王洗伤,两天伤就好了。国王更加恭信佛法,并欲出家修行,告诉群臣说:“我欲出家修行,请你们另找一个圣明的君主。”群臣拜伏在地,劝请国王说:“陛下若是舍弃王位,就会使百姓失去依靠。目前,敌国凶强,正对我国虎视眈眈,如果没有陛下的恩泽保护,我国的百姓就会沦为敌国的奴隶。陛下仁慈,怎能不怜惜您的子民呢?我们冒死相请,以表至诚之心。”国王不忍心违背众意,就对群臣发出三个心愿,若能应允,就留下继续治理国家。一愿全国之内,信奉佛教;二愿全国百姓,戒断杀生;三愿所有的财物,布施给穷人和病人。大臣们都非常欢喜,全都敬而应诺。于是全国的百姓都从跋摩受戒。

 

  国王为跋摩建造佛寺,还亲自去工地劳动,伤了脚指,跋摩又用神咒为国王治疗,很快就痊愈了。跋摩传布教化、诱导众生的名声,传播退远,邻近的国家听说后,都派遣使者,前来邀请跋摩。当时京城德高望重的僧人慧观、慧聪等,都仰慕跋摩的品格、道义,很想能有机会当面向跋摩学习。他们于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九月,当面启奏宋文帝,请求迎请跋摩,文帝立即下令,由交州刺史派大船去接跋摩。慧观等人又派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人前往阁婆国祈请跋摩,并写信给跋摩和阁婆国王,请务必使跋摩来宋境,传布佛教。

 

  跋摩也认为应到各地去广泛推广佛教教化。在这之前,跋摩已搭乘商人竺难提的船,要到一个小国去,巧遇顺风,将船吹到了广州,所以跋摩在遗文中说:“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说的就是这件事。 宋文帝知道跋摩已经到了广州,又令地方官,资送跋摩进京。跋摩路过始兴,停留了一年多。始兴有座虎市山,山势孤耸直立,峰岭高绝,跋摩因其形状很象耆阇山,就将虎市山改名为灵鹫山。跋摩在山寺之外,修建了一间禅室,离寺院有几里地,鸣磬的声音传不过来,但每到鸣磬时,跋摩就已经到了。有时冒雨而来,却不见身上淋湿;有时踏着泥泞而来,却不见鞋脏。对此,众人莫不肃然起敬。寺院里有座宝月殿,跋摩在殿的北墙上,用手画了一幅罗汉像,还画了定光儒童布发的形象,像画成之后,每天晚上都放出光明,很长时间才熄灭。始兴太守蔡茂之,对跋摩非常敬仰。后来蔡茂之将要死了,跋摩去看望他,为他讲说佛法,安慰他。后来蔡家的人梦见蔡茂之在佛寺中与众僧人讲经说法,这是由跋摩教化示导的力量所造成的。虎市山上有很多老虎,自从跋摩来山上居住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山上来来往往,有时也会遇到老虎,跋摩用锡杖按着老虎的头,拨弄几下,老虎也没有发怒。从此人们在山上行走,再也没有发生老虎伤人的事,山上的居民因感德而皈依佛教者,十有七八。

 


 

寺院生活

 


 

  跋摩在禅室中坐禅,好几天没有出门,寺僧派了一小沙弥前去看望。小沙弥看到有一只白狮子沿着柱子向上爬,空中生满了青莲花,因此惊恐地大喊大叫,人们听到喊声跑来驱赶狮子,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宋文帝又令慧观等人再次敦请跋摩,跋摩乘船进京,于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正月来到京城建邮。宋文帝召见了跋摩,慰问跋摩路途劳顿,宋文帝说:“弟子常欲持斋戒而不杀生,但是常常做不到。法师既不远万里,来我国传播佛法,将怎样教导我们?”,跋摩说:“道在于心中,而不在于事;事奉佛法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况且帝王与百姓不同,百姓地位低下,没有名声,没有威令,若不克制私欲,努力劳作,怎能维持生活?而帝王以四海为家,以万民为子。 帝王出一善言,百姓们都会很高兴;帝王发布一个善政,则人神共知。减酷刑,轻劳役,可使风调雨顺,四季应时,五谷繁茂,农业丰收。如此持斋,才是真正的持斋;如此不杀生,才是有德,宁可自己少吃一餐饭,也要救一小生命,然后才能普济众生。”宋文帝抚几而叹道:“世俗的人们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而僧人们又迟滞于小道理。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的人,认为最高深的”道”是虚无之说;迟滞于小道理的人,则拘泥于书本。至如法师所言,真可谓开悟性,明事理,可与言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于是安排跋摩住在祇洹寺,供给丰厚。王公大臣、社会名流,莫不尊崇、敬奉。随即,跋摩在祇洹寺开讲《法华经》和《十地经》,开讲之日,前来听讲的人成群结队,摩肩擦踵,车马满街。跋摩神情自然,妙论天生,有时借助于翻译,反复启发、开导听众的悟性。祇洹寺的慧义请跋摩翻译《菩萨善戒》,跋摩翻译了前28品,后2品由弟子代译,共30品,还未来得及缮写,就丢失了序品和戒品,所以现存有两个版本,或称为《菩萨戒地》。

 


 

历史资料

 


 

  当时影福寺的尼姑慧果、净音等人,共同请跋摩说:“去年六月,有狮子国的8个尼姑来到京城,说是我们宋地先前没有尼姑,哪能是你们两个尼姑受戒,恐怕是戒品不全。”慧果等尼姑又恐受戒的年月时间不够,苦苦要求再次受戒。跋摩说:“善哉,若欲增明,很可以随人为善。”但是由于狮子国来的几个尼姑受戒以后的年岁太短,且又不满l0人,就让她们先学汉语。又让西域的在家修行居士,再请些外国的尼姑来,以足满10人。这年夏天,跋摩住在定林下寺。

 

  有一个佛教信徒,用花布为跋摩做座席,当跋摩坐上去时,花布上的华彩更加鲜丽,众人都感到跋摩的神异,崇敬地对跋摩施礼。夏天过完后,跋摩又回到祇洹寺。

 


 

所译经典

 


 

  求那跋摩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所翻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也就后来被广泛称为大乘印心《楞伽经》的译主,以及《四分羯摩》、《优婆塞五戒论略》、《优婆塞二十二戒》。他最初在祇垣寺,集义学诸僧译出《杂阿含经》五十卷(《开元录》载“于瓦官寺译,梵本法显赍来”。现存本实只四十八卷,其中第二十三与第二十五两卷,是求那跋陀罗译的《无忧王经》误抄进去的)。接着在东安寺译出《大法鼓经》二卷、《相续解脱经》二卷。元嘉十三年(436)由丹阳郡尹何尚之为施主,在他那里译出《胜鬘经》一卷。又在道场寺译出《央掘魔罗经》四卷、《楞伽经》四卷(《开元释教录》卷五说此经是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译)。当时有徒众七百余人,宝云传语,慧观笔受,“往复咨析,妙得本旨”(见《高僧传》卷三)。元嘉二十三年(446)谯王义宣出镇荆州,请他同去,安顿在辛寺。他在那里译出《无忧王经》一卷、《八吉祥经》一卷(现存本误题僧伽婆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常由他的弟子法勇传译度语。除以上九部六十八卷以外,据《李廓录》记载,确为求那跋陀罗译的书还有《大方广宝箧经》二卷、《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和旧题作出于《小无量寿经》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一卷。总计十二部七十三卷,现今都存在。《高僧传》载他还译出一卷《无量寿》(即《小无量寿经》)、《泥洹》、《现在佛名》、《第一义五相略》等,均已散佚。至于《长房录》载《老母女六英经》、《申日儿本经》等十七种也是他所译,那是不足信的。另外《李廓录》、《长房录》记载他所译的《虚空藏菩萨经》等二十一种,现在都是缺本,确否待考。

 

  求那跋陀罗的翻译比较质直,但仍不失原意。所以法慈说他“又谨传译,字句虽质而理妙玄博”(见《出三藏记集》卷九《胜鬘经序》)。象他在《楞伽经》中翻译“如来藏识藏”、“识藏名如来藏”等用语,虽然“识藏”二字没有照汉文的意义倒转过来,而有“回文未尽”之嫌,可是比较元魏菩提留支译的“如来藏识不在阿黎耶识中”,把阿赖耶与如来藏截然划分为二,就显得符合于原意了。这也可见法慈评语之正确。

 

  求那跋陀罗的翻译能够有系统地传播他所宗的瑜伽一系学说的。这一系学说的构成,来源有:上座部的禅法,以《杂阿含经》作依据;从如来藏发展为藏识的说法,以《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作依据;从胜义谛无性发展为三自性的说法,以《相续解脱经》(即《解深密经》)作依据。这些经典求那跋陀罗都译了出来。最后瑜伽学系通过唯心所现的理论,组织独到的禅观法门,详细叙述于《楞伽经》,求那跋陀罗对它更一字不遗地做了直译功夫。这在修辞方面虽没有能够文从字顺,但就意义言,可算是很忠实于原本的。由于求那跋陀罗传播了这一禅法的种子,后来得到达摩、慧可等人的培养,形成一派专讲《楞伽经》的楞伽师。在楞伽师的传承里,本来就以求那跋陀罗为第一代祖师,并传有他所教导的“禅训”,说了一些安心的方法,成为楞伽师理论的重要根据。由这些事实,可见求那跋陀罗不单是个禅师,并还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位宗师,他和菩提留支、真谛等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

 


 

菩提达摩与求那跋陀罗

 


 

  跋陀罗三藏在中国三十多年(四三五──四六八)。如果达摩五三〇顷去世,而寿长一百五十多岁的话,那跋陀罗在华的时代,达摩为五十五岁到九十八岁。达摩“初达宋境”,以四卷”楞伽”印心,达摩是有晤见跋陀罗,并承受”楞伽”法门之可能的。

 

  在达摩禅的传承中,弘忍门下就有这一传说,如”楞伽师资记”(大正八五‧一二八四下)说:“魏朝三藏法师菩提达摩,承求那跋陀罗三藏后”。达摩继承跋陀罗,是本于”古禅训”的:“求那跋陀罗禅师,以楞伽传灯,起自南天竺国,名曰南宗,次传菩提达摩禅师”。道宣的达摩“初达宋境”,也暗示了这一消息。但在中国禅宗的传承中,跋陀罗三藏的地位,被遗忘了。这因为达摩禅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如杜朏”传法宝纪”说:“达摩之后,师资开道,皆善以方便,取证于心。……密以方便开发,顿令其心直入法界”。杜胐以为:达摩门下的师资开道,是“方便开发”,不用文字的。对传说中的”楞伽”传授,解说为:“以楞伽授可曰:吾观汉地化道者,唯以此经相应。学徒有未了者,乃手传数遍,云作未来因也”。”楞伽经”在达摩禅中,只是初方便,不是所传的法门。”楞伽经”不受重视,”楞伽经”译主──跋陀罗的地位,当然被忽略了。直到宋初,法眼宗的永明延寿(九〇四──九七五),对求那跋陀罗与达摩,还承认其关系。如”宗镜录”卷一〇〇(大正四八‧九五三上)说:“跋陀罗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为理;理照能明,名之为心。觉心理平等,名之为佛心”。跋陀罗,就是”楞伽”译主。“理心”说,与”楞伽师资记”求那跋陀罗三藏说相合(大正八五‧一二八四中)。又”宗镜录”卷九八(大正四八‧九四二上──中)说:“伏陀禅师云:藉教明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凡圣一路,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为理入”。这是昙林所记的,达摩为道育、慧可开示的教授,但”宗镜录”作“伏陀禅师”说。据延寿所传(应古有此说):达摩所说,原是出于伏陀禅师的教诲。这是古代的传说,跋陀罗三藏与达摩,有师徒传授的关系。四卷”楞伽”印心,是跋陀罗三藏的传授。

 


 

晚年

 


 

  元嘉十五年(公元435年),跋陀罗到达广州,宋文帝派使者迎接。将到京城,又派名僧慧严、慧观等在郊外新亭为他洗尘。众人见他神情清逸,秉性通达,无不景仰,虽通过翻译交谈,欢悦之情也非同一般。

 

  跋陀罗住在祇渲寺中,通才大儒颜延之亲自登门拜访,文帝又亲自邀见,这样一来,京城的远近内外,车马冠盖前后相望,名士高人纷纷前来拜访。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丞相南谯王刘义宣都拜他为师。随后,众僧请他译经,也集合学僧,在祇洹寺译出《杂阿含经》,在东安寺译出《法鼓经》,在丹阳郡译出《胜鬘》、《楞伽经》,当时七百余人参与其事,宝云传译,慧观笔录,盛况空前。

 

  谯王出镇荆州,请跋陀罗一起去。在荆州,他住在辛寺,又译出了许多经典,诸如《无忧王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无量寿》、《泥洹经》、《央掘魔罗经》、《相续解脱波罗密了义经》、《现在佛名经》、《第一义五相略集经》、《八吉祥经》等,前后相续,共有百余卷。谯王又请他讲《华严经》,他自量不擅长汉语,恐有舛误,于是心怀愧意,早晚礼拜忏悔,祇请观世音于冥冥之中相助。某夜,便梦见一白衣人手持利剑,托一颗人头来到他面前问:“为何忧心忡忡呢?”他便将详情说出,白衣人一笑:“不必担心。”便用剑砍掉他的头,将新头安上,让他来回转动:“该不会疼痛吧?”他答道:“不疼。”白衣人飘然而去,他猛然醒来,顿觉心神怿悦,口说汉语如同梵语般流利,于是决定开讲,僧俗听众,无不心服。

 

  元嘉末年,谯王屡做怪梦。跋陀罗对他说:“京城将发生祸乱。”果然不到一年,便发生了叛乱事件。孝武帝孝建初年(公元454-456年),谯王意欲谋反。跋陀罗见他时,面容悲戚,还未来得及说话,谯王便心虚地探问原因,他便恳切劝谏,泪流满面地说:“你肯定图不到什么,恕贫僧不能跟从。”谯王已准备多时,哪里肯听?他不耐烦地伸手制止跋陀罗。起事时,因他是众望所归,强行将他夹裹在军队之中。结果,梁山一战便一败涂地。跋摩见船只狭窄,离岸又远,断定必有人毙命,不如自己跳下去,正可多救一人,于是一心称颂观世音,手持邛竹杖跳入江中。他很奇怪水才没到膝处,便用竹划水,朝模糊的水岸游去。猛然,一童子从后面来,用手牵住他,他回头说:“你一个不尿频孩子如何能渡得过我呢?快自己逃命去吧!”恍惚之间,才觉行了十几步,便到了岸上。他脱下衲衣想报答童子,抬头时却了无一人,跋陀罗浑身毛发竖起,知道是神力相助。

 

  孝武帝下令:找到摩诃衍要好生照顾,护送京城。找到跋陀罗并宣暄毕,孝武帝问他事情的原委,对他说:朕盼望法师已经很久了,到今天才得相见。”

 

  “贫僧既已沾染罪过,理当粉身碎骨。现在蒙陛下接见,如获重生再造。”

 

  “法师不必过于自责,罪在义宣。我且问你,参与谋逆的有哪些人呢?”

 

  “出家人不参与军事,但张畅、宋灵秀都逼迫过我。贫僧惟一明了的,是宿缘所定,难逃此劫。”

 

  “法师放心,这没有什么可怕的。从现在起,你就住在后堂,朕随时请教。”

 

  当初在荆州十年,他与谯王书信来往,无不记录在案。平叛后朝庭派人检查书信,发现他言及军事者连片言只语都没有。孝武帝更相信了他纯净谨慎,礼遇愈加优厚。两人谈论道法之余,也闲谈山水人物。孝武曾问:“想念丞相(谯王)吗?”跋陀罗答道:“受他十年供养,怎能忘记他的恩德呢?现在我向陛下求愿,愿为他烧香三年。”孝武帝重他的义气也就慨然允许了。明帝泰始四年(468)卒,年七十五岁。

 

  一年一年过去,跋陀罗终于老了。孝武帝在东府举行宴会,王公大臣齐集,下令召见跋陀罗。当时跋陀罗未及净发,须眉皆白。孝武帝遥遥望见他,转身对尚书谢庄说:“摩诃衍聪明善解,只是老了。朕试问他一问,他必能领悟。”跋陀罗迈步登阶,孝武帝上前相迎:“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但惟有一在。”

 

  “贫僧远来归依帝京,已近三十年。天子的恩泽礼遇,使我愧不敢当。但年过七十,老而且病,惟有一死在。”他应声答道。孝武帝令他坐在自己身边,满朝文武无不瞩目。

 

  跋陀罗在秣陵境内凤凰楼西侧造寺。每到半夜,便听见推门呼唤之声,看时却没有人。众僧也屡做怪梦,常有人梦中狂呼乱叫,如遭酷刑。跋陀罗烧香咒愿:“你们宿缘在此,我现在造寺,行道礼忏,都是为了使你们早日得到解脱。若想住下去,就做护法善神,若不住,各找各的去处安居吧。”当晚,僧俗十几人梦见鬼神数千,挑着担子移去,众人从此才得安宁。

 

  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天下大旱,众人祈祷山川,但数月都无效果。孝武请跋陀罗求雨,并很是绝情地说:“法师高明,一定要感动上天,若无灵验,从此就不要再见面了。”

 

  “贫僧有何功德? 不过,仰仗佛家三宝与陛下天威,定会降下甘霖。若不见效,是老朽心意不诚,也就无颜再见陛下。”他到北湖钓鱼台烧香祈请,不吃不喝,默诵经典、神咒。第二天晡时(下午3-5时),西北方乌云如车盖般冒出。太阳落时,狂风暴起,阴云四合,大雨从天而降。

 


 

圆寂

 


 

  明帝泰始四年(468),这年九月十八日,午饭没有吃完,跋摩就先回去了,他的弟子随后来看他,跋摩已奄然而逝,时年七十五岁。跋摩生前,预先写好了遗文偈颂36行,自说因缘,已证二果。遗文写好后,亲手封好,交给弟子阿沙果说:“我终世后,可将此遗文交给天些国的僧人,也可以给此地的僧人看。”跋摩去世后,遗体扶坐绳床,颜容不变,就象平时坐禅入定时一样。前来吊唁的有一千多人,人们闻到一股浓烈的芬芳香气,还看见有一物,形状象龙蛇,长约四丈,升起于遗体的一侧,直冲天际,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南林的戒坛前,按照外国火葬的方法,火葬跋摩。这天参加葬礼的有上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堆上香薪,浇上香油,五色火焰冲天而起,氛氲丽空。这时天气澄朗,道俗哀叹,后在火葬处盖起一座白塔,以示纪念。那两个欲再次受戒的尼姑们,悲泣望断,不能自制。

 


 

遗文

 


 

前顶礼三宝  净戒诸上座
浊世多谄曲  虚伪无诚信
愚惑不识真  怀嫉轻有德
是以诸贤圣  现世晦其迹
我求那跋摩  命行尽时至
所获善功德  今当如实说
不以谄曲心  希望求名利
为劝众懈怠  增长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谛听
我昔旷野中  初观于死尸
膖胀虫烂坏  臭秽脓血流
系心缘彼处  此身性如是
常见此身相  贪蛾不畏火
如是无量种  修习死尸观
放舍余闻思  依止林树间
是夜专精进  正观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犹如对明镜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轻身极明净  清凉心是乐
增长大欢喜  则生无着心
变成骨锁相  白骨现在前
朽坏肢节离  白骨悉磨灭
无垢智炽然  调伏思法相
我时得如是  身安极柔软
如是方便修  胜进转增长
微尘念念灭  坏色正念法
是则身究竟  何缘起贪欲
知因诸受生  如鱼贪钩饵
彼受无量坏  念念观磨灭
知彼所依处  从心猿猴起
业及业果报  依缘念念灭
心所知种种  是名别相法
是则思慧念  次第满足修
观种种法相  其心转明了
我于尔焰中  明见四念处
律行从是竟  摄心缘中住
苦如炽然剑  斯由渴爱转
爱尽般涅槃  普见彼三界
死焰所炽然  形体极消瘦
喜息乐方便  身还渐充满
胜妙众生相  顶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实正方便
渐渐略境界  寂灭乐增长
得世第一法  一念缘真谛
次第法忍生  是谓无漏道
妄想及诸境  名字悉远离
境界真谛义  除恼获清凉
成就三昧果  离垢清凉缘
不涌亦不没  净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纯一寂灭相
非我所宣说  唯佛能证知
那波阿毗昙  说五因缘果
实义知修行  名者莫能见
诸论各异端  修行理无二
偏执有是非  达者无违诤
修行众妙相  今我不宣说
惧人起妄想  诳惑诸世间
于彼修利相  我已说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缘起
摩罗婆国界  始得初圣果
阿兰若山寺  道迹修远离
后于师子国  村名劫波利
进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从是多留难  障修离欲道
见我修远离  知是处空闲
咸生希有心  利养竞来集
我见如火毒  心生大厌离
避乱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业行风所飘  随缘之宋境
于是诸国中  随力兴佛法
无问所应问  谛实真实观
今此身灭尽  寂若灯火灭

 

  

 

  (编辑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