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60期
P. 27
也可以理解為:由觀自在菩薩之實行,證 憂悲苦惱。這都是凡夫的執著。於是
得五蘊皆是妙有真空。蘊空不二,而諸法何非五 緣覺聖者要發奮斷除。所以修十二因
蘊?由此可知真空即一切法,所以說是「諸法空 緣「還滅門」。先滅處無明,然此無
相」。而諸法即是真空實相,生法即真實,滅法 明,非登地菩薩所破之發業無明,乃
即真實。 辟支佛所破現在愛取迷理之無明也。
以上教會大家破除對五蘊的執著。接下來是 是此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
破除「十二處」。 生滅則老死滅。由此苦惱盡,則證辟
支佛果。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經大義全是妙有真空,
六根:無眼耳鼻舌身意。 本無煩惱無明。又何有無明之
六塵:無色聲香味觸法 盡,故曰:「無無明亦無無明
此六塵承上六根,共成十二處。十二處也屬 盡」,又本無老死,又何有老
於五蘊的範疇之內,但因眾生之根器而有這些名 死之盡。故曰:「無老死亦無
相。 老死盡」。
眾生因為迷了,隨順因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緣,輪回六道。
此處是破十八界。 緣覺聖者,覺悟了因緣法,
十八界:是指六根、六塵、六識。 修持「還滅門」。但這都不是究
如果無有六根六塵,及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 竟,所以菩薩認為,修十二因緣
界也。是因妙有真空實相之中,原無此六根、六 法的也要破除。
塵、六識之十八界,而十八界通達無礙就是清凈
本然。 【無苦集滅道】
上面所說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就 這是破除聲聞弟子修的四諦
妄念所現之妄境。為何有這些名目,其實是用世 法。四諦法是指「苦集滅道」。
間法的用語,來假立這種種的名字而已。 1、「苦」:是指人生八苦。八苦為:生老
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識盛八種
【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 苦。
死盡】 2、「集」:即謂一切可以招引苦果之種種
此法相是緣覺根性依修。因悟十二因緣「順 惡因是也。
生門」,由集而招。故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 3、「滅」:滅者,謂一切苦惱永滅也。
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 4、「道」:道者,謂一切聖道,修之即能
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非 滅除苦惱者是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