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9期
P. 17

請大和尚開示水陸法會的由來。                                             梁武帝原本崇奉道教老子,《隋書•經

                 大和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籍志》載:「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
            中國佛教的第一次啟建水陸法會緣起,也有其歷                                 位,猶自上章,朝士受道者眾。三吳及邊海之
            史的淵源和憑據,也就是說,正是憑藉著種種殊                                 際,信之逾甚。」梁武帝在齊代已接觸佛教,

            勝因緣,方才開創了啟建水陸勝會的先河。                                   與齊竟陵王蕭子良等奉佛朝貴和僧人的交遊,
                 宋代宗鑑法師,少習儒業,善作文章。剃                               對他後來提倡佛教也有很大影響。據《廣弘明
            度後修天台三觀之教,因住良渚,稱為良渚宗                                  集》卷四《敘梁武帝舍事道法》記載,天監三

            鑑。他在《釋門正統》第四卷《利生志》裡記                                  年(公元504年)四月初八,梁武帝下詔「舍事
            載水陸法會的來由因緣時,寫道:「又有所謂                                  道法」,皈依佛教。其詔書說:「弟子經值
            水陸者,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之                                  迷荒,耽事老子,曆葉相承,染此邪法。習因

            義。亦因武帝夢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                                  善發,棄迷知返。今捨舊醫,歸憑正覺。願使
            苦無量。何不作水陸,普濟群靈,諸功德中最                                  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

            為第一。』帝問沙門,咸無知者。唯誌公勸帝                                  共成佛。甯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
            廣尋經論,必有因緣。於是搜尋貝葉,置法雲                                  教,暫得生天。」其中還說,梁武帝于同年四
            殿,早夜披覽。及詳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                                  月十一日又敕門下,說唯有佛教是「正道」,

            等斛食之意,用製儀文,三年乃成。遂於潤之                                  其他都是「邪道」,「老子、周公、孔子等,
            金山寺修設。帝躬臨地席。詔祐律師宣文。」                                  雖是如來弟子,而化跡既邪,止是世間之善,

            這段文字記錄,包涵了兩層意思,既解釋了何                                  不能革凡成聖」,表示自己「捨邪、外,以事
            謂「水陸」,又說明了水陸法會的緣起。                                    正、內」,還要求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
                 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國魏晉南北                                偽就真,捨邪入正。」

            朝時期,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                                       梁武帝在宗教上宣佈佛教為「正道」,與
            歷史階段。魏晉南北朝時代,許多重要的佛教                                  他在政治生活中實行儒釋道三教並用的方針,
            經典,主要由梵文以及西域諸國流行的文字翻                                  並不矛盾。例如,梁武帝按儒家傳統,詔命臣

            譯成中文,也正因為有大量的佛教經典翻譯,                                  下制禮作樂,以「移風易俗,明貴辨賤」,同
            才使得當時的中國人,有更多機會來接觸佛經                                  時又詔命制佛樂,並且將其稱之為「正樂」,
            和瞭解佛法,這便促進了後來隋唐時期佛教得                                  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將佛教視為「正道」了。其

            以迅速發展黃金時代的形成。所以,魏晉南北                                  次,梁武帝稱佛教為「正道」,並不意味著排
            朝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                                  斥、壓制儒、道,而是明確指出儒、道「止是

            位。此時,出現了一位虔誠篤信佛教、在中國                                  世間之善」,認為佛教超越於世間,「能使眾
            文化史和佛教史上都具有非常影響力的梁武                                   生出三界之苦門,入無為之勝路」,因此宣稱
            帝,此即宗鑑法師《釋門正統》中記載水陸法                                  佛教比儒、道更優越。

            會的來由因緣時所說的「武帝」。                                            天監十八年(公元519年),梁武帝從鐘



                                                                                                                       15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