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60期
P. 40

佛教動態
                    RECENT TEMPLE EVENTS





                    同心 同願 同行



                    ——疫情期間湛山義工菩薩紀實







                    仁戒




                        清晨,湛山精舍在悠揚的晨鐘中蘇醒。和煦                               人服務,必然願意做眾生的義工。所以,在寺廟

                    的陽光照亮寺院,明黃的院墻上映照出清風徐徐                                 做義工的所有人,都被尊稱為義工菩薩。這些義
                    中搖曳的樹木枝條光影。深秋將至,寺院中的松                                 工菩薩在實際生活中修持布施波羅蜜,踐行普賢

                    柏和楓樹逐漸凋零。一地金黃的楓葉包裹住蒼翠                                 行。尤其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時期,湛山精舍
                    的松針,在秋風中划出一條優美的弧線。弧線的                                 的義工菩薩們依然堅守道心,勇猛精進,不畏災
                    盡頭有一個手持機器風筒,躬身低頭,專註認真                                 殃,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大眾服務。

                    清掃院落的身影。他就是數年如一日在湛山做義                                     2020年10月14日,由於疫情嚴重,考慮到
                    工的阿棠師兄。寺院中沒有不認識他的人,更有                                 大眾的安全,湛山精舍不得不再次做出艱難的決

                                       很多人誤以為他是住在湛山                       定——關閉寺廟一個月。這是繼2020年3月17日關
                                            的員工。很多次問他為                    閉山門後的第二次關寺。這個突如其來的通知,
                                              什麽能夠如此無私的                   讓正在忙碌的義工菩薩們有些不知所措。

                                               默默為湛山精舍奉                       疫情初始,湛山精舍在第一時間成立防疫工
                                               獻,他總是憨厚的                   作小組,按照政府要求開展防疫工作。所有入寺
                                               笑笑,雲淡風輕的                   者,進門前消毒,測量體溫,填寫訪客登記表等

                                             回答:「沒什麽,都                    一系列措施,在義工菩薩們的協助下,防疫工作
                                         是為佛菩薩做事。」這一                      有條不紊地進行。
                    句話,說出了所有義工的心聲。                                            一名叫Vanessa的大三學生就是防疫前線工

                        經云:「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作組的骨幹成員。通知閉寺的時候,她正在做當
                    義工,既是生命的奉獻,也是時間、智慧、體                                  日到訪人數和情況的統計報告。接到通知後,她

                    力的布施。所謂菩薩者,只要肯發心利益大眾,                                 情緒很低落,幾度欲流淚,卻還是自己忍下繼續
                    只要覺悟到生命苦空無常而發起「上求佛道,下                                 完成手上的工作。她知道,不論如何她也要站好
                    化眾生」的菩提心,不論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                                 最後一班崗。

                    低,都有資格稱為菩薩。相對的,只要是發了                                      正值青春的美麗臉龐上,在口罩的映襯下更
                    菩提心,願意奉行菩薩道的人,他必定肯發心為                                 顯無奈和悲傷。在筆者與她的對話中,多次聽到



           3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