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60期
P. 6
講經說法
DISCOURSES FROM DHARMA MASTERS
文字般若建立假名,你要通過般若觀照,去把它 可是我們眾生是虛妄相所形成的,但妄不識妄,
觀照是空無自性的,但最後你體悟到實相般若是 我們眾生迷了,迷了以後我們自己不知道,像我
什麼,所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 們在做夢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在做夢,其實我們
名一切法。」這三句話體現一個什麼智慧?所謂 現前的每一個人都在做夢,可是我們不知道在做
「一切法」就是文字般若,釋迦牟尼權巧方便說 夢,你覺得你很清醒,其實你都在做夢,叫但妄
了一切法,用文字來表達;「即非一切法」,用 不識妄,眾生不識妄心,不知道你現在所攀缘
般若觀照,觀照一切法本無自性,緣起性空;「 的,你現在所思維的,你現在所作一切的事情的
是故名一切法」,因此他體悟到法尔如是,一切 心,都是一個虛妄心,若眾生識諸妄心,眾生當
法的真實性是不虛的,未曾有一法不是從因緣而 下即能离妄見真,這就是般若的道理。如果眾生
生,故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叫佛法?佛法就講 有一天,你在做夢,那你當下即能夠离妄見真,
因緣法,世間所有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緣而生 你能夠找到你的佛性,你就不會在這個三界六道
這個道理,我們常常講,法法皆是佛法,這是《
金剛經》里面的道理,是從《金剛經》來的。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若干種心」,這是什麼意思?你們常常都會讀《
金剛經》,「若干種心」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眾生為什麼成為眾生?就是有著相,一念之迷,
所以你就會在三界六道里面輪回,那麼眾生的相
有種種的差別,正因為有種種的差別相,每一個
人的智慧不一樣,所以他們的心態也不一樣。所
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
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眾生相有不同 里面輪迴,當下你就成佛了,立地成佛。我們現
的思想,有不同的個性、習氣,釋迦牟尼全部都 在但妄不識妄,所以眾生不識我們現在這個虛妄
知道。所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 心,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常常要修學佛法,為什麼
名為心。眾生從這個妄想心而生,在三界六道里 要坐禪,要念佛,要誦經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破妄
面輪回就是因為一念無明,有妄想的心,所以有 顯真,把我們妄念破除了,讓我們覺醒,直到我
眾生相,因此眾生也是虛妄的,因為眾生有虛妄 們在夢里面把這個夢破除了,回到現實來,這個
相,所以才有眾生,一念之覺,你覺悟了,沒有 現實是什麼?就是明心見性。
眾生的差別相,就能夠證到佛道。但妄不識妄, 什麼叫真心呢?真心就是佛心,但是大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