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60期
P. 13

來,科學和技術越來越接近,甚至成為一體,成                                 與發展的主旋律十分合拍。我們認為這  絕不是
            為現代社會人們的「神祇」。技術的進步的確給                                 巧合。作為漢傳佛教的海外弘法人和來自中國的

            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把人從很多原始的、 繁                                僧人,我們十分感佩當代中國領導人對中國傳統
            重的、單調的工作崗位解放出來。但人們發現,                                 文化精神的理解如此透徹,對其在當代世界的價
            科學思維、技術進步 並不能給人帶來幸福。我們                                值認識如此深刻,不禁歡欣鼓舞。中國最古老的

            認為佛教所提倡的智慧、慈悲、因果、緣分、佛                                 典籍《尚書》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
            性平等能凈化心靈,啟迪智慧,提升精神境界,                                 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中國

            給人類帶來永恒的幸福。由此可見,佛教既是科                                 文化的思想體系從來都是沿著家庭—國家—世界
            學也是文明的體現。                                             的次第而推廣和實行的,所謂「格物、致知、誠
                                                                  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線
                 三、結語                                             圖,其中正心和修身,宗教便可發揮作用,最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達到「止於至善」 的境地。從個體開始,從內心
            總部演講時指出,「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                                 開始,尋求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之路, 因而切

            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第二,文                                 實可行。踐行佛教的核心價值通過各國政府與民
            明  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                                間的協同努力,一定會為全球文明交流互鑒、世
            前提。」「第三,文明是包  容的,人類文明因                                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文明因交流而多
            彩,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

            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 展的重要動力。」多
            樣並存、平等交流、相互包容,這些理念與佛教
            所倡導的核心價值高度契合,也與當代世界和平






























                                                           達義大和尚應邀參加第五届世界佛教日活動並做主旨發言                                   1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