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9期
P. 8

專題論壇
                    THEME DISCUSSION






                    文殊菩薩與五台山的殊勝因緣





                    仁藏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                               此得名。澄觀大師在所撰《華嚴經疏》中還說:
                    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                                 「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

                    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台。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凈,總五部之真
                        早在西元五世紀的東晉,佛馱跋陀羅翻譯的                               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
                    六十卷本《華嚴經》中就這樣說。                                       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

                        這裡佛所說的清涼山,就是指中國山西                                     這裡說的五智,就是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
                    五 台 山 。在唐朝澄觀大師(即清涼國師)的                                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
                    筆下,五台山「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                                  界體性智。相對應的,還有五方佛本的種性:東

                    暑,故曰清涼」。                                              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
                        據國外漢學家的考證,佛陀在《華嚴經》這                               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五種智慧,為法身

                    種對於聖山的說法很符合印度文獻記載中的世界                                 佛大日如來所具足,另外是種智慧都是法界體性
                    觀。從印度的靈鷲山,到中國的五台山,再到加                                 智所化育;五方佛,都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
                    拿大五台山,其間薪火相傳、法乳流芳都是諸佛                                     瞭解了這一點,就明白五台山為什麼會居於

                    菩薩加持的結果。                                              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的地位決定於文殊菩
                                                                          薩在諸佛菩薩中的地位。在《放缽經》釋迦牟尼
                        一                                                 佛這樣說:

                        五台山的歷史,幾乎與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                                   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
                    一樣長。相傳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                                 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

                    從印度來震旦,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                                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
                    二師答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                                 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
                    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                                 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現奇蹟。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般若智慧在佛法中的
                        不但中台如此,五台山的地形,按照佛家                                地位。也就是說,文殊師利雖然是菩薩,但他的
                    的說法,都有其深刻的密義。五台山有五座山峰                                 地位是「佛道中父母」。

                    (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                                     二
                    掛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五台山由                                     佛陀曾明確開示,明確預言了文殊菩薩與五



           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